-
中共中央西北局接管西安准备工作研究
简介:【摘要】为稳妥、顺利地接管西安,中共中央西北局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成立专门的接管准备机构、调配和训练接管干部、开展有效的宣传动员、严肃接管城市的纪律要求等。西北局未雨绸缪的准备工作,不仅保证了西安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实现政权更迭,而且迅速走上了恢复和发展生产的道路,为整个西北...
-
长征时期红军在川康藏区的筹粮纪律
简介:【摘要】长征时期,在粮食资源匮乏的川康藏区,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民族宗教政策,红军制定了兼顾藏民利益和部队粮食供应需要的筹粮政策和纪律,并采取多种措施,保证筹粮纪律的严格执行。红军严明的筹粮纪律,赢得了藏区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锤炼了红军铁的意志和作风,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以及中国共...
-
谢冰莹:中国第一女兵作家
简介:1953年冬,朱德在一场有田汉、裴曼娜等文化界人士参加的晚会上说:“中国的作家太少,特别是女作家更少,冰莹若能回来多好!”朱德口中的“冰莹”,就是现代著名女兵作家、抗日女将谢冰莹。叛逆的“岗猛子”谢冰莹,原名鸣岗,字凤宝,其意在于“凤鸣于高岗之上”。1906年10月22日,谢冰莹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古...
-
向警予:“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简介:1939年三八妇女节,毛泽东在延安发出号召:“要学习在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此时距离向警予牺牲已经过去了11个春秋,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忘记这位青年时代惺惺相惜、引为知己的湘籍契友。旧社会的“清道夫”向警予,原名向俊...
-
沈定一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的贡献与局限
简介:[摘要]五四运动之后,沈定一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并逐步趋向、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一时期,他发表大量文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对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沈定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具有不全面、不准确的局...
-
深耕党史终无悔 精研岁月兴味长 ——记全国党史部门党史研究领军人物姚文琦
简介:与姚文琦有过接触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谦和的长者、风趣的智者、渊博的学者。首先是那一头让人震撼的白发,无疑与他30多年精研地方党史的辛劳和付出有关。尽管已年逾六旬,但他仍思维敏捷、精神焕发,举止谈笑间无不彰显着乐观而自信的人生态度。与这位闻名已久的陕西党史研究权威、全国党史部门党史研究领军人物面对面...
-
陕甘边根据地的廉政建设
简介:[摘要]陕甘边根据地领导人十分重视政权的廉政建设,通过加强廉政制度建设、坚决打击腐败分子、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实施干部供给政策、进行廉洁宣传教育等多种举措,使边区苏维埃政府成为清正廉洁的人民政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陕甘边根据地的廉政建设对于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
毛泽东与蔡和森:志同道合的知己
简介:“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晚秋,32岁的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怀念在湖南一师的读书岁月以及那时志同道合的诸位友人。在毛泽东的这些友人中,最重要的...
-
胡耀邦被打成“AB 团”始末
简介:胡耀邦逝世后,他的长子胡德平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一首胡耀邦写给谭启龙的诗:年逾古稀能几逢?逆交难忘六十春。冤蒙AB双脱险,战处南北俱幸存。牛棚寒暑相忆苦,开拓岁月倍感亲。遥祝康复更添寿,寿到雏声胜老声。1988年9月17日,胡耀邦写给老战友谭启龙的诗这首诗写于1988年9月17日,时值胡耀邦从烟台休养...
-
此身合是“忘家客”道是无情却有情 ——读何叔衡写给儿子何新九的信
简介:新九阅悉:接十一月祖父冥寿期,由葆(指袁葆华——引者注)代笔之信,甚为感慰。我承你祖父之命,抚你为嗣,其中情节,谁也难得揣料。惟至此时,或者也有人料得到了!现在我不妨说一说给你听:一、因你身瘠弱,将来只可作轻松一点的工作;二、将桃媳早收进来;三、你只能过乡村永久的生活,可待你母亲终老。至于我本身,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