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路上的林伯渠在后勤保障中建殊勋
简介:惟一一部亲历者以绘画形式反映长征史貌的珍贵作品集《长征画集》,收录的第一幅漫画是《夜行军中的老英雄》:一位年近五旬的老同志,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左手提着马灯,右手执着手杖,昂首挺胸地走在红军队伍前面。他,就是林伯渠。1934年10月,林伯渠随中央红军一道参加长征,任总没收委员会主任,负责为中国工农红军...
-
许权中与渭华起义再认识
简介:摘要:许权中旅是当时陕西地区由中国共产党掌握的最大的一支革命武装力量,也是渭华起义的主力。许权中凭借着自己多年的军事经验,在复杂的局势下,审时度势,提出了渭华起义的方案,但最终未能付诸实施;部队面临分裂危机时,他顾全大局,毅然参加渭华起义,积极工作,并在危急时刻指挥所率部队反击军阀的武装进攻;起义遭...
-
拨云见日迎春蕾 ——遵义在中央红军长征中的历史地位
简介:摘要:1935年初,中央红军进入黔北境内,迂回转战于余庆、湄潭、遵义、绥阳、桐梓、习水、赤水、仁怀等地,时间长达3个多月,足迹遍及遵义的200多个乡镇。遵义地区是中央红军长征停留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地方之一。中央红军到达遵义前,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局面。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遵义...
-
“西安八办精神”的基本内涵及现实启示
简介:“西安八办精神”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西安八办在西安国统区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衷共济的大局意识、机智灵活的斗争艺术、不怕牺牲的革命气节”构成其基本内涵。从“西安八办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对锻造西安铁军、实现...
-
《西安党史》为我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
简介:关于人生的命题从来不少关注、不缺争论,就个人而言,她有太多的个体化特征与太多的不确定性,大概因此,每个人都有观照自己人生并不断思考的必要性。论其长度,或长或短,却不论短长都有着唯一的相同的终点,艺术家们说:他们的作品正是在完成无限延长其人生的使命,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也在用生儿育女的方式从生物学的...
-
“剑气文光”马仁华 ——马仁华老师访谈笔录
简介:马仁华老师简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作被省内、外馆、所及作家文库永久收藏,系高级警官。马仁华老师于2014年完成《刀尖上的长袖善舞》并付梓。长篇传记文学《刀尖上的长袖善舞》卷帙浩繁。以吴柏畅历经的苦难与辉煌的一生串联起了波澜壮阔的我党地下斗争史。著名文艺评论家畅广...
-
谢子长对陕甘边 革命根据地建立发展的历史贡献
简介:“陕甘根据地,是谢子长、刘志丹等领导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经过多年艰苦奋斗创建的。”这块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转移北上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投身国共合作坚持八年全国抗日战争的出发点,继而成为领导全国革命力量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人民当家做主...
-
唐澍与渭华起义
简介:摘要大革命失败后,在陕西渭南、华县一带爆发的渭华起义,是中共陕西省委领导的以军事力量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西北地区最大的武装起义,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唐澍毕业于黄埔军校,参加了多次革命活动,具有丰富的斗争理论和经验。在渭华起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起义的中坚力量。时值渭华起义爆发90周年,客观评价唐...
-
5 位党员创建中共西安特别支部 安存真任首任书记“这是党在西北地区的萌芽”
简介:1925年,对古城西安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就在这一年的9月,西安走来了一个小伙子,他叫安存真,当时29岁,年轻的面庞上,目光如炬。安存真原名安体诚,早在1922年初,他就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次到西安,安存真是受中共北方区委的委派到陕西做军事工作,同时负责西安团组织的整顿和党组织的建立...
-
铭记英雄 传承红色基因
简介:如今岁月静好,是因为曾有人负重前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根本想象不到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革命志士们冒着怎样的生命危险和敌人做斗争,是他们舍生忘死,抛头颅、洒热血,付出青春和宝贵的生命,才换来了革命的胜利,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硝烟远去,英魂永存!在西安解放70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极大的敬意,在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