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午镇的红色印记
简介:南倚秦岭,八水环绕的大西安拥有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作为合和南北、泽被天下的父亲山——秦岭,这里蕴藉着最丰厚的自然资源、文化积淀,还有社会变迁的时代烙印,今天,让我们站在秦岭脚下古老的子午镇,回望激情燃烧岁月中的红色印记!“六月十三,红军出山”“六月十三,红军出山”。当年在终南山下广为流传的民谣,如...
-
准确把握“人民至上”理念的生成逻辑
简介:“人民至上”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成长经历和治国理政的总结凝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价值遵循,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中长期规划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要认真总结党编制实施中长期规划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更好运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一、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我们党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先后编制实施了十...
-
一切必须建筑在自力更生之上——重温朱德《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简介:《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是1939年5月7日朱德同彭德怀等八路军领导给各兵团首长发出的电报,收录在《朱德军事文选》中。这篇重要文献概括了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八路军在华北抗日前线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强调了打破侵华日军的封锁和国民党顽固派的限制必须建筑在自力更生之上,对我们今天科学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贡献
简介: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开启了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积极探索以公正平等、共同富裕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化道路,规划了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共同提高的发展格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自然,并努力为新中国的现代化...
-
毛泽东关于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论断
简介:全国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科学预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特别强调战略相持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最困难的时期”“转变的枢纽”。此后,伴随战争实践的不断展开,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克服投降危险,力争时局好转》《学习和时局...
-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培育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作风。深刻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推动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共产党人》杂志与抗战时期党的动员能力建设
简介:【党史一页】《共产党人》杂志是中共中央创办的党内理论刊物,创刊于1939年10月,停刊于1941年8月,共出版19期。该时期正处于国民党大力推行反共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出现严重倒退之际。抗日战争既是军事战,也是人心战,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动员工作,才能汇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形成“弥补武器...
-
毛泽东对党的七大的突出贡献
简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80周年。毛泽东在“七大”筹备、大会召开、“七大”路线制定、选举进行、大会精神贯彻落实等各个方面的作用,充分反映了他对中共七大的突出贡献。这既是毛泽东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实践,更是他一贯重视党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作风建设的集中体现。毛泽东致开幕词一、...
-
党的红色家谱不断赓续
简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上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经得起检验的精品力作解放书单:2024年12月22日,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1978—2012)(以下简称“《党史》三卷”)上册正式出版发行。为何选在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