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是由国际园艺者协会批准举办的国际性园艺展会,被誉为园艺界的“奥林匹克盛会”。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是继1999年昆明、2006年沈阳之后,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牵手中国,更是首次在我国西部城市举办。
世园会“牵手”西安
世园会的雏形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商人的定期集会——集市。1851年在伦敦海德公园内举办的盛大集市被认为是首届世界博览会,在160天的展期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贸、社会名流和旅游观光人士约630万人参加,盛况空前。从此以后,世园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承办世园会不仅能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而且能够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美化城市面貌,拉动旅游业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可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西安决定申办世园会,并将会址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广运潭。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地区曾是西安市发展最落后、环境污染最重的区域:这里曾是西安市东部区域的“下水道”,年接纳污水量近5000万吨;这里曾垃圾围城,浐河、灞河沿岸有10余处河段垃圾成山;这里曾挖沙成灾,沿河岸废弃沙坑面积达28平方公里。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西安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9月成立西安市浐灞河综合治理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2007年9月更名为西安浐灞生态区管理委员会)。生态区的发展思路是通过流域综合治理、生态重建和开发建设,发展沿河经济带,逐步在生态区范围内建成若干个城市组团,建成集生态、会展、商务、休闲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城区。管委会以“打造国际化管理团队,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为发展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
为了扭转浐河、灞河恶劣的生态环境,管委会坚持“先治理后开发”的理念,对浐河灞河进行综合治理,形成桃花潭景观工程、广运潭湿地公园、灞河入渭口湿地公园以及雁鸣湖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一举扭转了浐灞河生态恶化的局面,昔日污水横流、沙坑遍地的生态重灾区逐渐变成环境优美、适合人居的生态补偿区。2007年10月4日至5日,F1摩托艇世锦赛西安大奖赛在浐灞生态区举行。优美的环境为西安申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打下良好基础,让西安在申办“世园会”时有了更足的底气。
2006年10月19日,西安市政府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广运潭。之后,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委、市政府都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努力。2007年5月,陕西省委、省政府联合致函中国花卉协会,信中说“为了使世界园艺博览会能够在西安成功举办,西安市已经规划建设‘世园’所需场馆设施。陕西省委、省政府对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高度重视,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我们全力以赴支持西安市筹办好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8月23日,国家林业局致函外交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推荐西安市申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9日,中国花卉协会审批通过西安代表中国申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30日,中国贸促会审批通过西安代表中国申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9月4日,第59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年会在英国布莱顿召开。大会听取了西安代表团的申办陈述。会议主持人向代表团提了一个问题:“西安作为中国的古都,如果申办一个古都博览会当之无愧,但为什么要申办园艺博览会呢?”代表团团长回答:“我们这次申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请的形象代表不是秦皇汉祖,也不是李白、杜甫,而是西安的三位居民:大熊猫先生、金丝猴先生和朱鹦小姐。这三种世界濒危动物,如今都快乐地生活在西安郊外。”代表团的回答让评委惊喜不已。经过评审,中国西安获得了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权!
鸟瞰西安世博园
独具匠心的园区设计
世界园艺生产者协会第59届大会一致通过由中国西安来举办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后,西安世园会的筹备和建设工作正式开始。
西安世园会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主题,贯彻“绿色引领时尚”的理念。其总体结构设计呈现“两环、两轴、五组团”格局。“两环”分为主环和次环,主环为核心展园区,主要的景点均分布在主环内。次环为扩展区,布置世园村、指挥中心、世园公寓等服务配套设施。“两轴”指园区内的两条景观轴线,南北为主轴,东西为次轴。“五组团”是指园区分为长安园、创意园、五洲园、科技园和体验园5个组团,形成长安花谷、五彩终南、丝路花雨、海外大观和灞上彩虹5个主题景观。
长安塔、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等标志性建筑,成为西安世园会的名片。长安塔极具唐代传统木塔的造型特色:一层挑檐上面有一层凭座,逐层收分,符合古塔塔身收分的韵律;各层挑檐尺寸较大,体现唐代木结构建筑出檐深远的造型特色……一系列处理使唐风唐韵的建筑充满了现代感。同时,长安塔采用先进的内钢框架支撑结构,自重轻、施工快,钢材为可循环材料,将西安世园会倡导低碳环保、绿色节能的宗旨体现其中。创意馆、自然馆和广运门三大建筑均利用自然地形设计建造,造型新颖,风格独特,将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既有陕西、西安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符号,又彰显西安时尚、现代、绿色的城市魅力。
园艺和文化的盛会
西安世园会于2011年4月28日开幕,10月22日闭幕,运行178天,吸引了52个国家和地区、58个国内城市和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累计入园1572.89万人(次),创此前历届世园会之最。世园会以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国际一流的园林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中外游客展示了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的新形象,荣获联合国“全球最佳绿色创意奖”和国际项目管理协会颁发的“国际项目管理国际大奖”。
2011西安世园会开幕式在浐灞生态区欧陆风情园举行
此次世园会的主题为“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寓意敬畏自然,在不破坏自然的前提下,促进城市与自然协调友好发展,呈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世园会会徽为长安花,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构思起源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边形形状像汉字“人”,位于正中央,体现了以人为本;四边形形如西安古城墙,喻指古长安,与三边形构成了和谐人居的景象;五边形形状像五瓣花,代表“五行”,喻指自然万物;六边形像雪花,代表着上下东西南北六合,象征着包罗万状的宇宙!“三生万物”从三到六,从小到大层层递进,包含了人、城市、自然万物和浩瀚宇宙,完美地契合了西安世园会的主题。
会徽和吉祥物
世园会的吉祥物以石榴为核心创意,意喻西安的市花——石榴花,它的头发像一朵正在盛开的石榴花,显得活泼生动,同时身体的形态和色彩与会徽相呼应,反映了西安本土特色,符合西安古都的民俗文化,寓意和谐吉祥。会歌为《送你一个长安》,歌词内容生动诠释了“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主题,而且诗意地展示了长安雄壮的风云精神、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长安人神思飘逸、智慧开放的新形象,同时也向世界传达了一份精神的祈愿与生活的理想:愿天下长安,人人长安!
世园会闭幕后,418公顷的会址总体予以保留,分为世园公园和浐灞乐园两部分建设。保留世园会四大标志性建筑、三大服务区及部分展园,对园区道路、绿化、景观等实施综合改造提升,使世园会会址成为一个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的永久公园。2012年4月28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重新更名西安世博园免费对外开放,成为西安市最大的免费开放公园。
一张通向世界的名片
西安世园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西北地区举办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世界性展会。这场集园林园艺、文化艺术、生态科技成果于一体的园艺博览盛会,向世界展示了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西安世园会精彩演绎了“绿色引领时尚”的理念。浐灞生态区原来是生态灾害比较严重的一个区域,西安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按照生态化、人文化的标准对其进行了综合整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尤其是世园会“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有效地展示了中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是西安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环保理念的一个平台。
世园会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西安世园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世园会的申办,是西安在国际上的一次成功宣传和推介。申办成功后,西安通过行政手段、社会化资助、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精心准备世园会的过程,客观上加快了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世园会的举办,世界各地的人们重新认识西安、审视西安、欣赏西安、宣传西安,让人们认识到西安不光有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还有现代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资源和产业优势,集中体现了西安的人文精神的城市综合能力。
总之,西安世园会有效展示了陕西、西安的新形象。通过西安世园会的集中展示与实践运用,凝聚形成的“拼搏、创新、协作、奉献、为民、开放”的世园精神,不仅为世园会成功举办提供强大精神支撑,也为西安可持续发展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上一篇:百花齐放:西安文化事业的发展
下一篇:决胜脱贫:西安脱贫攻坚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