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大学生写党史
解放西安75周年 画说党史 大学生写党史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写党史 解放西安75周年 画说党史 大学生写党史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西安事变的台前幕后

1935年的冬天,战争的阴霾继续笼罩着华夏大地,而希望的曙光也开始慢慢出现……

193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抵达陕北后便公开发表了《抗日救国宣言》。这时,国民党的“五全大会”也正在南京召开,蒋介石在会上宣称:“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刻,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会场上,大员们有的漫不经心,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打着哈欠。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却注视着一直低头沉思的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张学良。

杨虎城对蒋介石一意孤行地打内战,打心眼里不满意,他完全赞同红军宣言中的立场,很想改变一下西北的局势。而这位对日本集国恨家仇于一身,却只能奉命带领漂泊在外的数十万东北军连年“剿共”且损兵折将的“少帅”,也在不断地拷问自己:中国人打中国人,这样做难道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吗?两人虽然并未明言,但心里都已经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方针持有异议,并打算与北上抗日的共产党取得联系。

相继返回西安的张学良、杨虎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都不约而同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秘密而频繁的接触。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也对抓紧做好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的统战工作格外重视,以争取更多的抗日力量。1935年冬,中共中央建立了西北联络局,李克农任局长,并由周恩来、叶剑英直接领导,从事对东北军、西北军的统战工作。1936年3月,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张学良下定了联共抗日的决心,亲自驾机飞到了陕北洛川,与中共中央的代表李克农见了面。双方就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谈,张学良在会谈中还希望能进一步和共产党最高层的领导人会晤。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很快便做出了批示。

不久,张学良一行便来到了延安,并受到了周恩来的热情接待,在司令部里,周恩来望着“极目长城东眺望,山河依旧主人非”的诗行,对张学良说:“从张将军这两句诗里,我们看到了您的苦闷和不平哪!”张学良听后说:“周将军,您应该相信,杀父之仇我没忘,失乡之苦我受够了,特别是‘不抵抗将军’的耻辱,压得我在家乡父老面前抬不起头来呀!”周恩来道:“张将军,过去的无法挽回了,重要的是目前和今后怎么办?在这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我们相信您是会有所作为的。”张学良表示将以民族存亡的大局为由来说服蒋介石共同抗日。天亮了,宝塔山沐浴在晨曦中,张学良举杯走到周恩来面前:“周将军,今天的会见,将在我戎马生涯中揭开新的一页,我是说话算数的。”周恩来高兴得一饮而尽……与此同时,共产党对于杨虎城的统战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张、杨二人虽然若即若离,但对蒋继续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的不满、对共产党主张的高度认同,使得二人在私下里就联共问题进行了多次沟通。

可是张、杨的举动,很快便引起了特务机关的警觉和监视。时局与信念终于把他们逼在了一起,他们决心联合起来劝谏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4日,蒋介石在平息了两广兵变之后很快便飞到了西安临潼,他借观景抒怀,敦促张、杨向红军进攻。临潼公寓里,张、杨二人热泪盈眶地表述自己的心愿,希望蒋介石顺乎民心,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可是蒋介石对此无动于衷,并斥责他们“中共产党的毒太深了”,指令他们好好反省,并态度强硬地指出:“剿共”或东调两条路,限张、杨二人三天之内做出答复。

蒋介石的顽固态度,使张、杨的幻想彻底破灭。夜色中,张学良来到了杨虎城处,请杨虎城出谋划策,杨虎城思索了片刻,走近张学良,轻声问道:“你还记得几句古话吗?夏桀暴虐无道,忠臣屡谏不听,商汤何以挽其过?”张学良一听,便小声地答复道:“兵谏。”杨虎城点点头:“只有这么干了。”

1936年12月11日夜,古城西安表面上显得一片沉静,可是,一场震惊中外的事变即将发生。张学良公馆里,张、杨二人进行了秘密部署,东北军和西北军联合采取了捉拿蒋介石的行动。但是当兵士们冲进蒋介石住的房间时,蒋介石不见了。原来他一听见枪声就逃到后面山洞里躲了起来。张、杨一夜未睡,第二天早晨,当听到蒋介石在山洞里被擒的消息后,张学良长舒了一口气,对杨虎城说:“我俩真是胆大包天哪!”杨虎城回答:“不是包天,是把天捅了个大窟窿哟!”两人起身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可是对于如何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他们一时又拿不出办法,张、杨随即通电全国,并发报陕北,请中共尽快派代表团来,共同协商大计。

12日上午,在保安的党中央收到了西安发来的密电,接着又收到张学良邀请中共派代表团的电报。党中央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张国焘等人提出要“杀掉蒋介石”“打出潼关去”。周恩来当即驳斥说,这样做,正中汉奸们的诡计,只有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才可以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挽救民族危亡。在周恩来发言时,毛泽东连连点头,表示赞许。毛泽东在会上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批判了党内“左”倾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重申了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精辟地分析了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消息,一下子震动了全国和全世界。日本国会放弃休假,全天开会,担心蒋介石会被迫走上联合抗日的道路;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致电张学良,声言张如果和共产党合作,那与意大利就是死敌;英美担心事变会危及他们的在华利益;国民党内部以军政部长何应软为首的主战派,指挥军队进逼潼关,并策划轰炸西安,大规模内战的危险迫在眉睫;汪精卫则在日内瓦召开了英法德意四国大使秘密会议,随后拜见了希特勒;各地军阀在暗中窥测各方动向,妄图趁机插手、挑拨煽动;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的处置,当时没有明确主张,东北军、西北军内部对蒋介石是杀是放,也意见分歧;西安城内的杀蒋呼声则震耳欲聋……西安事变结局如何,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而党中央则做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英明决策,并委派周恩来率代表团赴西安谈判。

14日,陕北高原正是隆冬季节。周恩来、罗瑞卿和随行人员冒着风雪,骑马从保安出发,两天走了200里,赶到延安。16日乘张学良派来的飞机抵达西安。接着,叶剑英、秦邦宪也来到西安。

当天晚上,期盼已久的张学良、杨虎城十分热情地宴请了中共代表团一行,张学良还特意把他们安置在自己公馆的东楼里。周恩来到达西安的当天晚上,就和张学良开始会谈。他认真地听取了张学良的意见,首先肯定了张学良的爱国行动,然后指出:蒋介石虽然被捉,但是他的实力还原封不动地保存着。再说,蒋介石部下的官兵,抗日思想也在与日俱增,应该争取他们共同抗日。如果杀掉蒋介石,只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内战;如果能说服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能争取一个好的前途。两人一直谈到第二天黎明,一起研究了同蒋介石谈判的条件、对付亲日派的军事部署,以及如何统一部下的认识等问题。经过这一夜谈话,张学良对前途看得更加清楚,对逼蒋抗日也更有信心。

第二天下午,周恩来又去会见杨虎城。杨虎城本来以为,共产党跟蒋介石有十年血海深仇,一定会主张杀蒋,他没想到,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蒋,还认为只要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可以释放他。共产党这样以民族利益为重,杨虎城很是钦佩。不过,他仍然怀疑蒋介石是否会抗日,又认为蒋迟早会对他进行报复。经过周恩来再三解释,他终于放下顾虑,同意了共产党的主张。

蒋介石被捉住以后,西安古城沸腾起来。工人、学生、市民纷纷拥上大街,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各界救亡团体呼吁全国军政领袖齐赴西安,商讨救亡大计。周恩来在局势瞬息万变、斗争尖锐复杂的危急关头赶到西安以后便立即展开工作,表现了坚定的原则立场、无畏的革命胆略和灵活的斗争艺术。对于反动军阀、汉奸的蓄意破坏,他给予针锋相对的回击,坚决进行斗争。对西北军、东北军中的爱国将领,则充分肯定他们的爱国行动,分析当前形势,宣传统一战线政策。

经过几天艰苦紧张的会谈、说服,周恩来声音有些沙哑,眼睛也熬红了。这时,杨虎城部队中还有一些军官强烈要求杀掉蒋介石,甚至准备闹事,说什么“蒋介石是我们抓的,不能由共产党来处理,不能说放就放”……当周恩来得知这个消息时,他毅然决定马上去做工作。当时许多人都为周恩来的安全担心,不主张他去,怕那些军官正在火头上,万一谈崩了会出问题。周恩来却说:“不必担心,他们是真心爱国,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能够说得通。”

周恩来连警卫员也没带,只身来到那些全副武装、准备闹事的军官中间。开始,气氛很紧张。有个军官大声喊道:“不杀蒋介石后患无穷!”周恩来冷静地回答说:“杀还不容易,一句话就行了。”

在场的军官一哆嗦,马上都安静下来了。周恩来便循循善诱地指出,这次把蒋介石抓起来,不同于十月革命逮捕克伦斯基,也不同于滑铁卢擒住拿破仑。前者是革命胜利的结果,后者是军事失利的悲剧。现在,虽然蒋介石被抓住了,但是国民党的实力并未受到损失。英美与日本有矛盾,在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强大压力下,英美也主张争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我们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逼蒋抗日,建立爱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

此外,中共代表团成员,还花了许多时间,向东北军、西北军的官兵和西安城内的群众,做了许多宣传解释工作。而蒋介石在得到宋美龄托人带来的密信、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态度也开始有了变化,他写了一道手令,命令何应钦三天之内停止军事行动。南京的亲英美派也很快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宋子文、宋美龄等人随即乘飞机来到西安,准备与共产党谈判。

23日,谈判在张学良公馆举行。周恩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参加谈判。在第一次会上,他首先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六项主张;接着,他又同宋子文、宋美龄多次交谈,对他们进行耐心诚恳的说服,所以谈判进行得比较顺利。经过两天的谈判,最后达成了“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协议。

为了巩固谈判成果,周恩来又在张、杨和宋氏兄妹陪同下,于24日晚上去会见蒋介石,蒋介石自知对共产党血债累累,所以被捉后最怕共产党插手。他想,这一回,共产党是不会饶他的,当他听说共产党不主张杀他,觉得十分意外。蒋介石正在寻思,张学良抢先跨进他的住室报告:“委员长,中共代表团周恩来先生来看你!”

蒋介石脸色骤变,连叫:“不见!不见!”张学良笑着说:“周先生已经来了!”

说话间,周恩来走进了蒋介石的房间。蒋介石慌忙从床上坐起来,一手按着摔伤的腰,一手招呼周恩来坐下。

周恩来从容地同蒋介石握了握手说:“蒋先生,我们有十年没有见面,你显得苍老多了。”

蒋介石听着,暗暗点头。周恩来严肃地说:“蒋先生,你违背孙中山先生的遗嘱,十年来牺牲了千百万中国革命者,我的头也是从你的眼皮底下滚过来的。这些,现在都不去说它了,我们大家一起抗日吧!”

蒋介石叹了口气,说:“我也后悔杀的人太多了。”宋美龄赶紧上来打圆场说:“算了吧,以前的事别说了,以后再不要剿共了。”

最后,周恩来谈到谈判达成的六项协议。蒋介石沉默地思考了一会儿,表示同意做出口头承诺,但坚决拒绝在任何书面文件上签字。蒋介石还邀请周恩来在他回南京以后,去南京谈判,这样,和平谈判初步成功了。

25日下午,张学良陪同蒋介石离开西安回南京。这件事,张学良做得太匆忙了。他既没有和大家商量释放蒋介石的具体办法,更没有告诉大家他自己要陪着去。结果,蒋介石一回到南京,就背信弃义,把张学良软禁了起来。不过,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蒋介石想要扭转也不可能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周恩来又多次往返于西安、南京、延安之间,同国民党政府进行谈判,终于使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全国范围的抗战局面一步一步形成了。

在这一场惊心动魄、举世瞩目的斗争中,周恩来在西安度过了60多个日夜。他每天早出晚归,和代表团其他同志分头深入各抗日团体、机关、部队、学校,开会、做报告、个别谈话,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深夜,他还要分析形势,起草给党中央的请示函电。西安的人民群众把他看作伟大的革命英雄,到处传诵着他的事迹。人民群众从他身上,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高贵品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当时,有一位记者曾经这样描绘他:“周恩来先生身体消瘦,穿着布军装,扎着士兵的皮带,胡须很黑,一双朴实的眼睛炯炯夺目。如果他站在士兵中,不去演说和辩论,谁也不会看出他是中国的一个伟人。”

在周恩来和中共代表团的努力下,经过坚决斗争,蒋介石被迫表示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接受联合抗日主张,停止内战,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毛主席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姜春光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指导教师:宋希斌

上一篇:秋 霜

下一篇:一树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