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大学生写党史
解放西安75周年 党史日历 画说党史 大学生写党史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西安百年历史的第一
大学生写党史 解放西安75周年 党史日历 画说党史 大学生写党史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西安百年历史的第一
倾尽半生心血 奉献西北大地

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传来了轻轻而坚定的宣言:“共产党万岁!”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揭开了新的篇章。翻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开创新时代的历史画卷,闪耀的是千千万万革命英雄的群像,他们的光辉形象被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革命英雄不计回报的付出,彰显了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推动了中国道路走向光明前景。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想讲讲我故乡的这位革命英雄——习仲勋在西北大地的恢宏事迹!

“他是一位关中农民的儿子,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当选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32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历史铭记着他的名字——习仲勋。”这是央视纪录片《习仲勋》对这位伟人的介绍。寥寥数语,说不尽他功勋卓越的政治生涯和光照千秋的高尚品质。习仲勋曾说:“北方水土养育了我大半辈子。”今天的故事,就从我脚下这片涵育滋养了习老大半辈子,亦承载了习老半生心血的西北沃土开始吧!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八百里秦川和黄土高原之间一块丰饶的土地,历史厚重,人文荟萃。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者和领导人一——习仲勋,便出生在这里。

1928年,习仲勋就读于位于三原县的陕西省立第三师范。同年4月,他因从事革命活动被逮捕,两个月后被转入西安军事裁判所关押。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势,习仲勋未曾退却,在狱中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在狱友、共产党员伍廷俊的介绍下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年他刚满15岁。今天,当我重温这段历史时才发现,从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开始,习仲勋的命运,便与他竭尽一生所保护的山河和人民紧密相连。

 

两当兵变 揭竿而起

1930年,党组织派遣习仲勋到国民党西北军杨虎城部做兵运工作。与李秉荣、李特生建立组织联系后,他们在长武县药王洞召开会议,商议建立党组织并提出兵运方针,确定兵运工作的方式和重点。此后两年,习仲勋全力开展兵运工作,广泛联络士兵,发动士兵开展争取基本权利的斗争,在军阀斗争中努力维护士兵利益,最终在士兵们对营长王德修的兵运计划产生抱怨情绪和团长曹润华对兵运工作有严重威胁等因素的推动下,习仲勋组织发动了“两当兵变”,这一年,他才19岁。后来他回忆起“两当兵变”时说:“两当兵暴是一次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意义的革命暴动。”因兵运工作十分艰苦、缺乏游击运动经验,加之此时星星之火还未成燎原之势,起义队伍被打散等导致了革命的失败。尽管如此,“两当兵变”在习仲勋革命生涯中的意义非凡,是其革命生涯的新起点,为他后来大大小小的革命斗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给他不平凡的一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兵变的枪声更是被永远载入西北革命的史册。

 

建立陕甘  收复失地

习仲勋与刘志丹等同志通过不断摸索,先后在照金、南梁等地建立陕甘革命根据地,历经了长期而残酷的反革命“围剿”,破除了各种错误路线的干扰,根据地得以保存。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和保存,证明了西北革命战略的科学性。同时使陕甘边区领导者意识到,只有参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经验,将军事运动同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才能使融“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于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探索出更符合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道路。

此后,习仲勋、刘志丹和谢子长等革命领导人不断发展革命理论,心系祖国和人民,以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拳拳赤子之心,发展壮大陕甘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前线抗日作战的出发点,更在日后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46年,国共矛盾激化,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失败以后,重点进攻陕北、山东两个解放区。在彭德怀、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西北野战军与胡宗南等部队进行了数次重要作战,逐步化被动为主动。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初步改变了西北战场的形势,蟠龙、陇东和三边战役取得胜利后,西北野战军收复了陕甘被马鸿逵部占领的定边、安边、靖边等大片失地,为日后向西北发展打开了缺口。

在陕北这几年,习仲勋参与创立、扩大陕甘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多次“围剿”行动,推动土地改革不断进步……陕甘这片英雄土地上流淌着习仲勋、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辈们的鲜血,还有更多的革命战士为了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时隔数年,硝烟已散,但那些令人动容的鲜活面容依然飞扬在西北大地上。

 

受命要职  赢得民心

历经纷飞战火与跌宕岁月的洗礼,忠心于党、忠于人民成为习仲勋毕生的信仰。1936年1月,习仲勋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同年8月,受中共中央委派赶赴关中,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在此后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习仲勋组织领导关中分区军民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斗争,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赢得了党的信赖和人民群众的拥戴。

1943年西北高干会议结束时,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对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积极分子进行了表彰。习仲勋获得的奖状上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八个大字:“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这成为习仲勋一生的座右铭。

1947年,根据中共中央小河村前委扩大会议决定,习仲勋离开西北战场,转至后方主持工作。此时,陕甘宁边区土地改革工作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由于部分人认识片面,土地改革出现严重“左”倾错误。此后一段时间里,习仲勋肩负重任,一直奔波在纠正极左错误的道路上,亲自下乡检查土地改革中的问题。经过实地考察,在杨家沟会议后,他致信西北局并转中共中央,就改变土地改革中的极左倾向向中央做出了详细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要注重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加强党的政治和领导能力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和肯定。

1948年,随着西北野战军对敌战斗的不断胜利,解放区更是不断扩大。习仲勋对如何更好恢复重建新解放区的党组织和军队、如何维持新解放区的社会秩序等现实问题进行了缜密仔细的思考,并制定出一系列能使新解放区更快步入正轨的工作方针。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习仲勋就任副主席。在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他发表就职演讲,中心内容是要做好西北人民的勤务员。“群众给我的来信必须送到我手上来,有人找我,必须让我知道。见还是不见,由我决定,你们不能把群众拒之门外。而且要热情接待,礼貌待人,不能给群众造成习仲勋难见的不好印象。”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那些记录着这些历史的文献中感受到习仲勋和人民跳动在一起的脉搏,感受到这位关中农民的儿子与中国农民血脉相连的伟大情怀。”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习仲勋的初心,更是他对西北热土的满腔深情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习仲勋的革命理想与实践行为塑造了其优良的革命家风。2019年3月,习近平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总书记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是习老革命家风的传承,也是千千万万革命先辈严于律己、心系人民的精神品质的传承。

 

关注生态和文物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习仲勋还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对环境的治理和对文物的保护上。他主张建设一个美丽的新中国,就要在进行体制变革的同时,保护好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为人民群众留存壮美的山川和光辉的历史记忆。1952年,在调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前,他出席了首届西北林业工作会议并做了《为绿化西北而努力》的讲话。他满怀豪情地说:“要用森林来改造西北的自然环境,把荒地变成林地,使没有树的地方能长出树来。我们不仅要认识中国,而且要改造中国,建设

一个更好更美丽的中国。”此外,他强调务必保护好诸如西安城墙等历史遗迹。直至今天,我们未曾忘记先辈嘱托,仍然在保护环境的道路上不断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坚决向污染宣战……当我站在西安古城墙旁仰望时,我仍为习老多次下令保护这座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防工事的举措而动容。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点上,我们站在时代和前人的肩膀上,追忆过去,跳望未来。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吹进千家万户,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中国加人国际世贸组织,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许多国家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刚刚过去的2020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战胜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如火如茶,河北雄安新区画卷铺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兴起……这国泰民安、富庶太平的盛世终如习老所愿。国泰民安,富庶太平。但习老永远离开了他挚爱一生的祖国和人民,2002年5月24日,习老逝世,享年89岁。

习老一生尊重知识,爱护人才。他曾在给母校立诚中学六十五周年的贺信中写道:“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为有真才实学的人,为振兴中华做出更大的贡献。”新时代,我辈青年要继承习老遗志,深入学习“四史”,从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中领悟、传承并弘扬老一辈革命英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接过革命先辈的接力棒,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让“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光辉照亮我们这一代前行的路,让伟大的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靳怡哲  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于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