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大学生写党史
解放西安75周年 党史日历 画说党史 大学生写党史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西安百年历史的第一
大学生写党史 解放西安75周年 党史日历 画说党史 大学生写党史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西安百年历史的第一
致敬最可爱的人 ——听姥爷讲抗美援朝的故事

西安——大家常说的“北方最南”的城市,2020年遇上了称为“六十年难遇的冷冬。假期一行人出校打车,大概因为路上很堵,线上打车迟迟没有人接单。天空是没有太阳的清冷,在颇有穿透力的西北寒风中瑟瑟发抖20分钟的我们,虽然穿着羽绒服和棉皮鞋,依旧感觉自己已经被冻透了,裸露在外的脸颊和双手冻得生疼,直感觉要被冻掉。“这鬼天气也太难熬了!”不知谁说了一句。恍然间,我蓦地想起纪录片上讲述过的抗美援朝战争,冻死的战士不计其数,有的战士甚至在战场上被活生生冻成了“冰雕”。对比西安这零下十摄氏度和朝鲜战场的零下四十摄氏度,经过设身处地的感受,我忽然更加真实地体会到当时的艰难了。我仿佛一瞬间回到了70多年前,这样的抗美援朝战争,穿越历史的尘埃来到我的眼前。

与其他战场类似,朝鲜战场也同样充斥着炮火;不同却在于,在这里,寒冷,往往比敌人的枪鸣炮火更可怕。志愿军从全国各地赶来奔赴朝鲜战场,其中有不少人并不知道朝鲜的气候情况,从南方穿着薄衣单裤便奔赴战场。虽然有物资的补给,但还远不足以抵挡朝鲜五十年一遇的严寒。在长津湖战役中,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有的人的手冻粘在枪托上,连睫毛、脸颊也挂雪结冰了,脸上却还保持着瞪大眼睛直视敌人的表情——人已经完全冻僵。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七七团六连、六十师一八〇团二连、二十七军八十师二四二团五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地冻死在战场上的场面。战士们只能把身体如钢钉般钉在雪堆中,忍受着四肢将要冻掉的难以想象的疼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一名战士留下了这样一首崇高、感人、震撼的绝笔诗:“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战士们拥有着这样的魄力,这样的毅力,用生命捍卫信仰,保家卫国。

我的姥爷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姥爷14岁当兵,因上过私塾能识字便被派在医生旁做小卫生员,参与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在抗美援朝时期,作为军医前往朝鲜,支援一线。战斗条件艰苦异常,行军路上渴了饿了,一把炒面就着一把雪咽下去,睡觉休息便就近在冰面上铺上薄被子和战友们挤作一团,甚至疲惫到在路上走着都能睡着;在战场上每天都处在死里逃生的环境中,一次他刚给伤员做完手术,刚抬走伤员离开手术台,炮弹就把手术台给炸了;除此之外还有与飞机扫射的“捉迷藏”,飞机俯冲投下炸弹,还会再返回俯冲重复扫射,伴随着的是把土和人掀翻盖在旁边地上,人已经被震蒙了,只幸亏没被炸弹命中……

“怕,是没有用的。”这是姥爷说过的话,也是姥爷在战场上的真实感受。真正的战场较量中是没有影视剧台词中常说的“我们还有一年就取得胜利”,也不能像看电视剧时提前查询这场战役有没有获胜。在漫天炮火、饥寒交加的战场上,没人知道下一个炸弹是否会落在自己身边,没人知道究竟还要坚持多久,也没人知道自己是否会命止于此。有的只是“同志们坚持住,我们再埋伏过这一夜、我们再挺过这一轮攻击、我们要撑到救援到来、我们一定能走向胜利”,有的也是战士们身在苦中而一心为人民甜的精神。有无数人为了胜利而战斗,也有无数人牺牲在了胜利的前夜,却没有一个人退缩。在雪地里,没有人说“我太冷了”“我动动手脚”“我烤烤火”,所有人为了同一个保家卫国的目标前进。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们去学习和发扬。

趁放假居家这些天,我看了纪念抗美援朝的战争剧——《跨过鸭绿江》,曾经听姥爷所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种种作战条件的恶劣、战斗过程的艰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在影视剧的演绎中得以具象化。正如老兵所说的战场:“炮弹一响,满天胳膊腿儿。”“前面一排人倒了,后面就要紧跟着一排人跟上去;这一排再倒,下一排人又要跟上。”炮火连天的战场,几乎隔代的武器差距,残酷的出生入死,头上时刻飞旋的敌军战机,50年难遇的严寒,战士们身处上下茫茫的冰雪战地,能穿的只有不够御寒的军服大衣,能吃的只有还需要用自己胳肢窝焐热的冻土豆。战争中报道的伤亡情况仅看数字便足以震撼人心,而在这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大义凛然、冲锋陷阵、一心杀敌、有血有肉的战士们前仆后继的壮烈战场,场面悲恸而又有着振奋人心的力量,就像冲锋的号角,永远嘹亮。一个还面露孩子气的志愿军战士怕把枪栓冻住,脱了大衣裹在枪上给枪保暖,自己只披着用于在雪地里埋伏的大白布;一个双手冻肿发紫的志愿军战士用满不在意的语气说:“不就是零下四十度吗,这有什么?”一组先前并无反坦克经验的反坦克小队手握用炮弹碎片炼成的镐,彻夜挖出大坑以延缓敌方坦克进程;拼命的志愿军硬是让作为攻打坦克的火箭筒成为美军噩梦;敌机在汽车兵运送物资的必经之路接连投弹轰炸,着火的前车为了不堵后方物资车,汽车兵们毫不犹豫地驾驶着起火的车冲向斜沟;一队队如蚂蚁搬家、蜘蛛补网一般凿山、修铁路、修桥梁、挖战壕的志愿军战士夜以继日,为行军作战提供保障……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就是这样可爱又可敬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我的姥爷和许许多多经历相似的革命老前辈一起回国,后来姥爷转业来到河北。姥爷一生节俭朴素,原先一个人要拉扯一大家子,后来子女们工作了,生活条件好了,但他还是一样节俭。或许与经历过战场有关,他总觉得能平安归来与家人团聚过日子就已经很幸福了。小时候去姥爷家,小零食总是粗粮饼干、苏打饼干。是不爱吃巧克力吗?是不舍得买。我们送些零食糖果过去,姥爷总说不爱吃,浪费钱。晚年的姥爷也依旧精神矍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老兵的习惯和修养。他曾被查出肺癌,60多岁的老人直面病魔坚持做了手术,成功战胜癌症;70多岁时,觉得自己缺乏运动,第二天能够早上5点出门跑步;姥爷直至去世前,躺在病床上,也没有意识混乱,思维一直清晰,能够听到我们说话,并和我们聊天。小时候我喜欢在家里寻宝,姥爷有一个保管得很妥当的盒子,盒子里最上面一丝不苟地铺着一只别满功勋章的老式白手套。当时我只觉得好看,现在想来,这都是姥爷军旅生涯的见证和荣耀。表哥的爷爷在抗美援朝时驾着战机和美军相抗,因驾驶飞机缺氧对大脑造成损伤,晚年罹患阿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然而我对他并没有“老年痴呆”的印象,可能老人和小孩子的沟通就是简单很多,我见了他,就让他“坐,爷爷坐”,老人就坐下来,我叽里咕噜地和他说一堆话,自己也乐,他也能有回应。还有那个特别会灌腊肠的奶奶,其所在的卫生队曾为黄继光烈士收敛遗体……年轻时身在战场精神抖擞一心为国的战士,年老了饱经岁月风霜,也仍然是可爱的老人。

抗美援朝战争离我有70年的距离,很远;而这场支援朝鲜保家卫国的抗战成果就在我所站立的国土上,就在我亲人的人生生涯之中,就影响在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离我又那么近,使我更能深入地去了解这场伟大的战争,更能真实地感受抗美援朝里革命先辈的力量。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朋友!你是这么真挚地热爱我们顽强奋进的中华民族,热爱我们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热爱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你也一定会深深地热爱我们的战士——他们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傅嘉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指导教师:史耀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