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年8月1日《炮打司令部一一我的一张大字报》发表后,西安高校的部分学生纷纷上街游行,扬言要炮打”中共中央西北局和中共陕西省委,西安地区出现了“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活动,学生开始冲击党政机关。
■ 1966年7月底,随着形势的发展,西安地区的红卫兵组织不断增多,先后出现了“西安红卫兵司令部”“西安地区中等学校红卫兵总部”“西安地区泽东主义红卫兵司令部“八一红卫兵”“八三一红卫兵”“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红小兵”等十几个组织,这些组织发动学生到北京串联,参与打人、砸物、抄家活动。
■ 1966年8月10日,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处召开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会议认为,前期的一些工作,犯了方向性、路线性的错误,阻碍了西安地区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健康发展,要求各级党委要放手发动群众,推动“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 1966年8月中旬,西安地区各大专院校师生,根据“十六条”的精神,走出校门,开展“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简称“四大”),批判所谓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发生了多次绝食静坐,围堵党政机关的事件,加剧了社会混乱局面。
■ 1966年8月下旬,各校红卫兵开始走上街头破除“四旧”。23日开始,鼓楼上悬挂的“文武盛地”“声闻于天”匾额,城隍庙古代木牌楼,以及古寺祠庙的壁画、雕塑、法器等被拆除烧毁,一些遗存千百年的珍贵文物、古迹,或捣毁或被焚烧,造成空前的文化浩劫。
■ 1966年9月中旬,西安市区出现了改名运动,路名区名也被认为是“四旧”被更改。东大街被改为“东风路”、北大街改为“延安路”、南大街改为“反修路”、西大街改为“反帝路”……各区也被改名,莲湖区改为“红卫区”、碑林区改为“向阳区”等等。
■ 1966年10月18日,西安地区高等院校的学生到北京接受检阅后,各大专院校的学生先后组成“长征战斗队”前往韶山、延安、井冈山、遵义等地徒步串联。由于大量学生参加串联,给铁路交通造成巨大压力和混乱,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2月中旬,国家停止红卫兵免费乘坐车船的待遇后,大串联活动才逐渐被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