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与经典相遇 ——端午偶记

想写些什么的时候,正值端午,端者,正也。端午又称端阳。此时阳气最盛而转衰,阴气始生,是阳阴交午的时间。单从民俗的角度,老百姓常挂嘴边的端午由来莫不与屈原赋《离骚》,投汨罗江有关,由此而顺衍出赛龙舟,食粽子的节令习俗。恰逢端午值班,随手翻看学者考证说,其中有关端午最靠谱的起源,其一据专家考古考证及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又一说与依据古历的夏至有关。端午节的“午”,取干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与上巳节取第一个“巳”日同样的道理。南北朝以前,端午与夏至的节日习俗并行,之后则合流了。而无论哪种说法,历史人物说都是后人附会流传而来,毕竟《离骚》之于中国古代文学是有奠基石般的深厚影响力的,屈原精神既是安顿历代文人士子痛苦心灵的家园,也是砥砺志士仁人坚贞操守的金石。一部《离骚》历数千年而久颂不衰,其后世的影响力甚至会超越一个传统节日本来的起源随岁月流转成这个节日的缘由也就不足为奇了,不管是作者还是作品,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有可能突破历史的“本真”而归属文化的“本善”。

一直以来,和周围喜欢读书的人相比我读书的方式似乎是有些附庸风雅了,家里、办公室里书的摆放方式是随处可拈的,很多书买来文艺点儿说是安放心灵,通俗些讲就是寻个心理安慰,沉下心读一本书的时候竟至越来越少,信息智能化的今天一个图书馆可以安插进一个方寸大小的存储卡内,“卷迭浩繁”变成数字芯片,被数字化了的文字也一并把我们的“诗和远方的情怀”压缩了……我不知该为高度数字化的今天点赞还是要对纸媒之觞兴叹!

然而,好书的力量就是能够籍阅读获得灵魂的共振,经典的不朽之力耐得住时空的转换、经得起时势的变迁。都说人生苦短,一本好书却可能最大程度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拉伸我们的人生视野。比如友谊、比如爱情、比如家、比如国……《追风筝的人》是近些年进入国人视野最近距离描写西亚阿富汗民生的小说,除了籍由这本书我知道了这个原来只是地图中一个名字的国度外,最打动我的也正像畅销书推手们推介的那样:里面那份跨越数年、远隔重洋的儿时友谊摧枯拉朽,绝望中凸现的人性伪善与伤害后的内心救赎赚取了我大把的眼泪,记得当时哭到后来竟不似在为哈桑感动、悲切,更多的是那种内心情感的冲撞就像敲在我心门上的回响,我同时感受到作者的痛苦与哈桑的绝望。都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其实一生中我们可能认识、交往的人何止百十,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时间被学业、工作、家庭分走,大部分的忙碌最终不复记得,看似忙碌的人生里能够进入我们视野彼此烙印心中的能有几人?“不忘初衷”的承诺最终成为包裹孤独的外皮,散落的“初衷”遍寻不得!每每读这本书我都会想起儿时的一个小伙伴,那个睫毛浓密,眼神清亮,腿长而细,说话小声、跑步如风的女孩儿。我们同班又住在同一栋筒子楼里,自然就成了好朋友,她父亲因为一件打架斗殴的事又正好赶上严打被抓进了高墙里,而我的父亲在部队也常年不在家,除了我,她没有朋友,可我偏偏很喜欢她,喜欢她木纳里的友善,喜欢她听我说话时静静闪亮的眸子。我清楚记得离开筒子楼的那天,一辆绿皮军用卡车载着妈妈和我还有我们所有的家当,我的心里除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希冀,连和站在角落里的她告别都变成一种小小的炫耀,直到很多年后,我才读懂躲在角落里的她眼神中的失落和哀伤……现在想来我的这份友谊里有小小的悲悯,以及对我们同样缺少父爱关注的隐隐的不安和自卑。若干年后读到《追风筝的人》——“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读书也是读人,作品背后所呈现的作者人格魅力与气度涵养常常在潜移默化的滋养着读者的心,都说读书可以塑造甚至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我觉得相遇经典就是人生风云际会中的心灵饕餮。

最早知道杨绛先生真的是因为她是著《围城》的钱钟书先生的妻,前几年读了《我们仨》,那样深切、温情的家人情感抒发厚重、至美,读来文字的力量竟是“四两拨千斤”。因为书名中的“仨”,我专门查了词典,说仨,不仅表示“三个”不同的个体;又含有量词“个”;它所代表的“三个”是内涵不同的的三个人,既有不同性,又有统一性。单这个简单的书名竟准确的包纳了这个家的全部。胡乔木曾用十六字评价其作品:“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恻,句句真话”。赞赏杨绛文字朴实简白,淡而有力。就如最好的厨师总是擅长将最简单的食材烹制成珍肴美味一般,最好的作家总是能将最简单的中国文字编著成不朽的文章,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是将生命诸般体验沉淀后的徐徐释放,而更让我折服的是,爱人钱钟书给她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籍,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在她身上,人们会忘掉时间的残酷:百年无情而漫长,而她遗世独立,一如既往地柔韧、清澈、充满力量,也给人温暖。

知道先生故去后那几天信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各种评论、纪念文章,连朋友圈都被各种假假真真假以先生之名的鸡汤文字霸了屏,我也很想表达些什么却无论如何无能表达,其实先生只是回家,完成《我们仨》的小团圆,这一刻于她是如释重负的、喜乐圆满的,亦正如先生所言:活着的我们不过是在消费她的名声,与她何干?读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读杨绛先生其人,其昂然百年的文人风骨和虚怀若谷的人生视野已散落人间,让我时常向内审视自己的灵魂,像先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的那首著名的诗中所言“:……我双手铐着生命之火取暖……”

今日端午,食一粒粽子,追忆那些随汨罗江水远去的大家英魂,在翻卷着浪花的数千年文化波涛里,开启一场精神的盛宴,品读经典,积蓄精神世界的富足,那个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就不只是个梦!

 

(文章发表于《西安党史》2016年第6期 该文在2016年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全市“与经典相遇”读书征文中获优秀奖)

 

上一篇:外公的信仰

下一篇:我眼中的王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