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激战任家城

  扶眉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中西北战场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扶眉战役中,发生在周至县竹峪乡任家城村的任家城战斗是解放军南线西进的一次关键性战斗,也是最激烈的战斗之一。

 

任家城战斗

  西安解放后,胡宗南退守到宝鸡扶风、眉县一带,妄图和青海的马步芳、宁夏的马鸿逵联合起来阻挡我军西进的脚步。于是,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达秦岭北麓广大地区,爆发了第一野战军和胡宗南部队决战的扶眉战役。

  扶眉战役前,胡宗南为阻挡我军西进,在退却的过程中,沿途设置了许多障碍,任家城就是其中一个。任家城是周至县竹峪乡的一个自然村,两边为深沟,正面壁立千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敌人驻扎了一个加强营,并挟持30名群众做为人质,据险而守。

  1949年7月6日,我第一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在咸阳第十八兵团司令部召开的第七次扩大会议上,传达了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作战意图,确定了“钳胡打马,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决定发起扶眉战役。7月10日,在王震司令员的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向盘踞在西安以南子午及南山中的胡宗南集团第十七军、第十二军及周至县以南辛口的第三十六军第一二三师残部进击,歼灭了敌十二师第三十四团全部及三十五团和第一二三师一部后,由户县出发,兵分两路西进。第一军在右,从渭河以南的周至、户县地区,沿长益公路西进;第二军在左,沿秦岭北麓由东向西推进。主要任务是横扫周至县哑柏、眉县以东的青化、横渠、槐芽和眉县以西的岐山县高店、益门,切断敌军南逃退路,并策应渭河以北主力作战。

  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沿西宝南线公路前进途中,得知东阳化、哑柏之敌于7月11日黄昏已撤离。当时,哑柏西南的任家城村扼守着国民党第二十四师的一个加强营,村子的土城内关押着30名群众。敌人凭借村北的悬崖陡壁与村东西两侧的沟壑深渊这一天然险要地形和又高又厚的土城墙,企图与我军抗衡。同时,敌军在沟口要道构筑明碉暗堡,封锁了仅可攀登的两条小路,并在小路上设有鹿砦、筑有石墙等障碍物。敌人盘踞在城堡里,密布火力,居高临下,与青化、哑柏的敌军火力遥相呼应。我军决心7月12日上午前攻下任家城,为解放军主力穿插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师、攻占眉县、堵击沿渭河泅水南逃之敌开辟通道。

 

image 

我军由此攻打任家城驻扎的顽敌

  12日凌晨3点,战斗打响,我军开始攻击围歼任家城之敌。经过5个多小时的激战,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守军。任家城一役,我军击毙敌守军50余人,俘虏敌营长及其部下302人,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解放了任家城。此役中,31名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20名战士光荣负伤。

  任家城战斗,是第一野战军南线西进中的第一仗。它的胜利,为我军主力穿插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师,攻占眉县,堵击南逃之敌开辟了通道;摧毁了胡宗南集团扼守秦岭北麓至渭河南线的第一道防线,破灭了其反扑西安的黄粱美梦,拉开了扶眉战役的帷幕;为我军迅速攻克南线守敌,保证主攻部队左翼安全,赢得扶眉战役的全面胜利,创造了良好条件。

 

修建任家城战斗遗址(烈士陵园)

  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的解放军战士有:英勇顽强、沉着指挥的一营副教导员陈昆;冲锋陷阵、勇猛杀敌的三连连长魏金明;猛冲猛打、率领全排战士冲锋在前的三连三排排长郭凤;不怕酷暑、不顾疲劳、冲锋陷阵的二连战士周海波、彭士明、王同等;三连战士陈玉林、宋明昆和一连一排长杜有之等,共计31名。另外,还有奋不顾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三排排长率殿明等20余名干部战士在战斗中光荣负伤。战斗结束后,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战士们在任家城西面的塬坡边掩埋了31名战友的遗体。

 

image

 

任家城烈士陵园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二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和张宗逊副司令员得知“英雄一团”的战斗事迹后,分别挥笔题词,以示褒扬。1996年5月,西安市民政局出资修建了烈士陵园,陵园内安息着50余名在扶眉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包括解放前夕牺牲的一名剿匪的公安战士及解放后牺牲的两名同志、扶眉战役南线战斗中周至县境内及附近牺牲的20名烈士)。每年清明节前后,周至县、眉县的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学生都会络绎不绝地来到陵园,祭扫烈士,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血染任家城的革命历史和英烈们的事迹,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砥砺前行,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进!

 


上一篇:阳早、寒春与草滩农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