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遗址群,是一个包含“一馆八地”的旧址群,包括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范家村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防空洞,八路军汽车队,西京招待所,刘鼎及涂作潮办公地,西安莲湖公园,平民坊五号、新民巷三号、通济坊375号、第二招待所,安居巷。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是依托西安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而成立。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初落成。依次由西向东,坐北朝南,外观相同、布局略异的10个院落组成。同年春夏之交,在张学良将军身边工作的中共代表刘鼎租用了1号院,并以德国共产党员,牙医博士冯海伯开设的牙科诊所为掩护,设立了秘密交通站,为陕北红军采买、转运大量紧缺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急需物资。同时,安装一部秘密电台,接收、转播中共中央从陕北保安发出的红色电波。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2月,秘密交通站转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担负起营救西路军、传播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声音、采购、运往陕北红军奇缺物资等项艰巨任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同年8月至9月,红军联络处先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成为中共设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公开合法的办事机构。在此期间,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担负着团结各阶层民众,积极投入到抗日洪流中去;担负着领取、采购军饷和抗战物资支援前线;担负着输送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投奔延安和抗日前线。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1956年,在党和政府重视和关怀下,在七贤庄设立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筹备处。1959年1月,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正式开放。纪念馆在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日益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1988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确定为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4年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单位。1995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被中共西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确定为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范家村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防空洞
范家村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防空洞
(现为未央区玄武路小学)
范家村八路军驻陕办事处防空洞位于未央区范北村(现位于朱宏路南段和北二环内侧)。
范家村防空洞有大小不等7孔防空洞。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成立后,为保证七贤庄中共中央、八路军和新四军领导人的安全,地下党员王超北在城北购买土地,雇人挖了12孔防空洞作为避难和投奔延安革命青年暂住地。在此期间,周恩来、朱德、彭德怀、林伯渠、叶剑英、刘少奇、邓小平等也曾在此躲避日军飞机轰炸。驻陕办事处常年派人在此看守。
上个世纪50至80年代初,这里常年竖立一块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防空洞旧址保护牌。纪念馆定期或不定期地保护和清扫。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二环线建设取土和2000年朱宏路拓宽工程,防空洞因取土而被彻底破坏。
八路军汽车队
八路军汽车队旧址
八路军汽车队旧址位于西安尚德路东、东新街与西二路之间。
1936年至1937年,七贤庄主要靠借用东北军六十七师王以哲军部的汽车,同时雇用商车,将采购的陕北急缺物资运往陕北苏区。
1937年9月,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简称驻陕办事处)在商人李雅轩的帮助下,购买卡车,成为共产党成立的八路军第一个车队。承担起八路军、新四军的军饷和物资的领取、转运和发放的重任。截至1939年,驻陕办事处拥有汽车22辆。当时西安城内约有汽车300余辆,和驻陕办事处签订租赁合同约120余辆。同时,驻陕办事处还有一个大车队,为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西京招待所
西京招待所旧址位于今西安市解放路中段西四路口。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京招待所是国民党政府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西安建立的,是当时西安市最为豪华的招待所。西京招待所与七贤庄有一定的关联: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期间,除周恩来到此之外,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在事变发生之后,从七贤庄走出前往西京招待所,找其朋友探究情况时,被误伤而牺牲。还有许多外国友人,如埃德加·斯诺夫妇、史沫特莱、贝特兰、印度援华医疗队等,都曾在西京招待所居住。
刘鼎、涂作潮办公地
刘鼎、涂作潮办公地位于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不久,中共中央为了解决红军缺衣少药问题,在全国各大城市秘密进行购买。为了将分散、零星购买到的卫生器材和药品集中起来转运到陕北苏区,中共中央派刘鼎利用在张学良身边工作之便,经美国友人史沫特莱介绍,从上海请来德国共产党人温奇·海伯特(中文名冯海伯)牙医博士,以张学良将军的牙医顾问身份做掩护,在七贤庄一号院开设“德国牙医博士冯海伯诊所”。在西安事变前后,接收、转运了大量卫生器材和药品至陕北苏区,转送了大批干部去陕北,接待秘密派来的红军高级将领在西安等地做张学良、杨虎城的统战工作,为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此同时,刘鼎请示中央派涂作潮到七贤庄设立秘密电台,接收、转播红色中华通信社消息,将中共中央团结抗战的正确主张传播得更远。
莲湖公园
莲湖公园位于莲湖路。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社会部西安情报处秘密活动的联络点,发生过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1935年10月,中央军委先后派谢华、徐彬如、童陆生等来西安,做十七路军杨虎城将军和东北军张学良将军的统战工作,促使他们接受“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正确主张。谢华等来到西安后,与西安地下工作者常以观赏文物古董为名相互联络。随着中共地下党工作日益发展,仅观赏文物古董进行联络难以适应需要。宋绮云在中共西北特支委员会上提出改变方式,筹办食堂,建议把食堂设在莲湖公园内,掩护中共的秘密联络工作,并请来进步人士蒋自明担任食堂经理。此处是中共在西安的一处重要的秘密活动场所。七贤庄秘密交通站、莲湖食堂成为各地往来西安的党内同志和进步人士秘密接头地点。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建立后,林伯渠多次在莲湖食堂举行宴会,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掩护同志做好地下党的秘密工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西安当局对驻陕办事处进行更加严密地监视,驻陕办事处的处境更加困难。莲湖公园担负起更加沉重的掩护地下党、疏散、转移进步人士的任务。他们在莲湖公园内大门左侧开了一个茶社,名为奇园茶社。莲湖公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平民坊五号、新民巷三号、通济坊375号、第二招待所旧址群
该旧址群位于西安市北大街中段。
平民坊五号院坐南朝北,这里原是国民党军队抗战前修建的营房,1938年2月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宣侠父搬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办公和住宿的地方。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外来难民在此栖居安家,形成了一个难民集居区,故称平民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迅速扩大和发展,肩负重任的周恩来、叶剑英急需得力助手,为此电召当时正在广西进行联络李宗仁、白崇禧工作的宣侠父速来西安。
宣侠父,浙江诸暨人,共产党员。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为了与驻陕办事处工作联系,便于与同窗好友交往,扩大统一战线工作,宣侠父于1938年2月搬入平民坊五号院。他出色的统战工作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仇视,1938年7月31日,宣侠父遇害牺牲。
1937年至1938年,由于奔赴延安青年太多,驻陕办事处招待所应接不暇,便在通济中坊成立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第二招待所。
另外,从通济坊至北大街口交汇处原有一座大楼(现为露天停车场),楼下的375号是当年驻陕办事处设立的《解放》周刊分销处,后代售武汉、重庆发行的《新华日报》。当时这两份报纸深受广大民众的欢迎,驻陕办事处还在一号院临街和平民坊、马坊门、土地庙十字的书店设立代销点,使更多的人听到或看到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心声和决心。
安居巷
安居巷位于碑林博物馆西侧,安居巷17号为当年叶剑英办公住所。1936年8至9月间,中共中央派叶剑英为红军代表常驻西安,协助东北军、十七路军改造部队,准备抗日等工作。在此期间,他大多数时间居住于此,为中国共产党、红军与东北军的合作而奔走。
上一篇:户县甘西革命英烈纪念馆
下一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西安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