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刘志丹在西安的革命活动

众所周知,刘志丹是出身陕北的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自谓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认真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主要是“左”的错误所致。所以他一直和左的路线做坚决斗争,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加上出色的军事指挥,他和谢子长、习仲勋、高岗等在陕甘边和陕北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最终使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实现一统。谢子长牺牲后,两军由刘志丹统一领导指挥,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时期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提供了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所以,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也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习近平)。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认为刘志丹一直是在陕北和陕甘边从事革命活动,而在西安的革命活动却鲜为人知。

其实,刘志丹早期(1925-1933)在西安革命活动也不少,主要有:

 

一当选学联代表、参加共进二大、宣讲学运经历

 

在他上保安县永宁小学时候,从西安先生来的李子才先生,讲述新学科和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及三民主义,宣传“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迷信,这使年仅15岁的刘志丹大开眼界,异常激动,他在家逢人便讲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这是他早期的革命思想的启蒙,家人尤其是他的父亲刘培基先生也深受影响。此后,刘志丹更加发奋读书,以图报国。1922年他考入当时陕北最高学府榆林中学,在此他有幸结识了我国著名爱国人士杜斌丞校长、在陕西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著名学者共产党人李子洲、魏野畴以及著名教育家、书画家王森然,还有爱国将领杨虎城等,使他增长了更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在榆林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他坚定了革命思想。由于刘志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他被推选为学生自治会会长。19257月,他被选为陕北学生联合会代表,赴西安三原参加陕西省学生联合会代表会议和陕西旅京学生进步社团——共进社第二届代表大会。因交通不便而旅途延误了学代会,只参加了共进社的会议,他被推选为该会第一审查委员会委员。他在会上作了关于榆林地区共进社活动情况的发言,并为大会题词:"共进!共进!同志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惜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对未来前途充满了信心。刘志丹还在大会上批驳了一些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错误的消极思想。作为炎黄子孙,国难当头,应当有所担当,有所作为!另外,他在大会上陈述了军阀和地主对陕北人民的残酷压迫剥削,以及榆林学生和军阀井岳秀斗争的经验。会议快结束时,“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西安,代表们十分气愤,当即组织了三原县工商各界爱国群众游行示威。随后,魏野畴把刘志丹带到西安,要他向西安的学生讲述自己的斗争经验,刘志丹看到西安城萧条和破败落后的情景,心情异常难过,和老师魏野畴探讨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改变社会落后面貌和救国救民的想法,魏野也更加了解刘志丹的内心世界,认为他是很有革命理想和培养前途的知识青年。两天后,陕西党组织决定派他到黄埔军校学习,魏野畴征求刘志丹的意见。刘志丹说:古话说,'虽有文事,必有武备,对付军阀,没有军队怎么行?我服从党的决定,今后就当一个革命军人。"他决定投笔从戎,用军事进行改变中国落后的社会,于是,他离开西安,返回陕北,准备报考黄埔军校。

 

考入黄埔,投身北伐,解围西安,执教军校

 

1925 年冬,刘志丹辞别家人和中,绕道山西,经京、津柔船南下,到达广州。通过考核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第一团第二连学习,不久转入炮兵科。同在黄埔军校第四期的有林彪、张灵甫等,他还结识了第一期毕业留校的陈赓,唐澍(河北人,1928 4月与刘志丹、王泰吉等领导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192871日在渭南战斗中牺牲),经著名的国民党人于右任推荐而投考军校的一期陕西籍毕业生关麟征(陕西户县人,抗日名将)、王泰吉(陕西临潼人,1928 年与刘志丹一同领导了著名的渭华起义,后任西安绥靖公署骑兵团团长,19337率领骑兵团在耀州区宣布起义,骑兵团改名为西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到达照金革命根据地。19341月,王泰吉在陕西淳化县被捕33日在西安牺牲)等。由于当时局势紧张,革命队伍急需军事人才,黄埔四期于192610月提前毕业泰命奔赴北伐前线。因为刘志丹过硬的军事才能和超强的组织能力面被蒋介石所倚重,他参加东路军北伐临行时,蒋介石给他带了两个连队发 700大洋(一般新毕业生只带一个连队发 300 大洋)。此时,冯玉祥从苏联回国,成立国民军联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参加国民革命,要求中国共产党选派干部到其部队工作。10月初,刘志丹泰命与王尚德、唐澍等军校十多名师生到国民军联军从事军政工作,刘志丹在联军总部任政治部组织科长。

19264月,军阀吴佩孚命刘镇华所率镇嵩军再度入陕,西安城受困,陕西国民军奋起反抗,关中道变成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冯玉祥接受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李大钊的建议,制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作战计划,率部向西安挺近,刘志丹随军南下西安,此时西安战事吃紧,城内连连告急,国民联军第四路军马鸿逵部却蛰居宁夏,冯玉祥几次电令,马还是按兵不动,冯玉祥随即任刘志丹为少将,以国民联军总司令特使的身份到马鸿逵的国民军联军第四路军司令部当政治处长帮助马部整顿军纪训练部队,并能促马鸿透的军队南下驰援西安,部队经过刘志丹的思想教育和正规新式军事训练后,战斗力迅速提升,马部一到西安立即向刘镇华所率镇嵩军发起猛攻,与其他部队相互配合,打进城内,19261128日,刘镇华溃败,西安解围。不久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仿效原苏联莫斯科的红场将西安旧皇城改为红城(包括今新城广场)。1927春,因革命发展的需要,国民军联军驻陕总部决定尽快培养一批政治军事人才,冯玉祥、于右任、杨虎城、刘伯坚、魏野畴等商定,并在中共陕甘区委的组织下,先办了军政干部训练班,后又在西安市北院门开办了“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刘志丹任军事教官。192746日,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任命冯玉祥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420日,冯玉祥改国民军联军为国民革命军二集团军出关东征,中共陕甘区委调派刘志丹、方如、宣快夫、蒋听松等 100多名共产党员到部队,组织各级政治处,进行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准备北伐。由于国共团结合作,第二集团军东出潼关时,西安、长安、华县、华阴等地群众组织前敌宣传慰劳队、大批民夫、车队帮助军队运输粮草等物资,群众沿途欢送。刘志丹随部队出潼关进河南,攻克陇海沿线上的数座城市,有力地配合了南方国民军的北进。

 

渭华起义,转战关中

 

1927 年蒋介石集团叛变革命,实行清党,7月,刘志丹等共产党员被冯玉祥礼送出境”。同时,力图抹掉革命标记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下令将西安“红城”改为新城:刘志丹离开冯部后在武汉军校和中共湖北省委工作,随即又回陕担任中共陕西省委秘密交通工作。陕西省委在党中央 1927年八七会议后,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通过了农民运动和军事运动等9项议案,决定组织兵变,发动农民暴动。会后,省委积极布置渭华起义和各地的武装暴动。1928510日,西北工农革命军在渭南华县高塘镇诞生,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唐湖任总指挥,许权中任军事顾问,数千军民举行了盛大的军民联欢大会,刘志丹发表了讲话,宣布起义。时任陕西省主席的宋哲元大为震惊,立即集中了3个师和地方上的反动民团兵力,向我工农革命军发动了3次进攻:我军在刘志丹等领导指挥下,英勇无畏,胜利地粉碎了敌人两次进攻。与此同时,在唐的指挥下,五六百手持长枪、锄头的农民,英勇地击退了自赤水西川进攻的敌人。革命军在完成阻击任务后,于22日相继微退到洛南两岔河。但立足未稳,又遭李虎臣部五个旅之众的进攻,唐澍壮烈牺牲,革命军被迫转移西安的蓝田地区,只剩下不到 200人。7月初,根据省委指示,中共陕东特委在西安蓝田张家坪召开军事会议,刘志丹总结了起义失败原因:1.光杆斗争;2.军事冒险;3.脱离群众;4.烧杀政策。严肃指出了这次起义中政策上一些左的错误,并诚恳地对当时持反对意见的许权中进行道歉。这次起义为刘志丹、谢子长等后来在陕甘边、陕北领导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1928年七八月间,刘志丹等冒着被敌人通缉的危险,化装潜回西安,向省委汇报了渭华起义失败的情况和经验教训。秋,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等回陕北工作。

 

红二十六军被迫南下,喋血秦岭

 

1932420日,中共中央为进一步开展陕甘边区游击战争、创造新苏区,作出了关于陕甘边游击队的工作及创造陕甘边新苏区的决议,陕西省委先后于6月、8月分别作出《关于创造陕甘边新苏区与游击队的工作决议》《关于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创造陕甘边新苏区及红二十六军决议案》,对贯彻中央决议提出了具体意见。12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在宜君转角镇(今旬邑转角村)正式成立,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二十六军第二团(以下简称红二团),并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把陕甘边区的革命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一方面刘志丹主张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的统战思想,和当地一些开明的地方武装、民团建立了统战关系,形成了对根据地发展的有利态势。另一方面19333月,地方游击队保卫根据地,刘志丹、王世泰率领红二十六军第二团跳出外线作战,向东出击,破金锁关,先向西安三原进军,然后南下泾阳,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基本形成。但陕西省委派来的“左倾”教条主义者、红二团政委杜衡不搞团结,主张打倒一切红军以外的武装力量,到处树敌,使刘志丹等与之建立统战关系的地方武装、民团都纷纷站到红军对立面,并联合起来进攻根据地,使根据地遭到重创,范国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薛家寨,而且面临陷落失败的危险。杜衡不甘心失败,不听刘志丹、习仲勋等人的极力劝阻,强令红二十六军南下,企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关中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1933529日清晨,红二团被迫从照金北梁出发挥师南下,沿途经过桃曲塬(淳化县)战斗、(三原县)长坳战斗后,30日晚到达三原武子区的寇家庄。杜衡借口去西安向省委汇报工作,离开部队后叛变,政委由汪锋代理。31日早晨,部队经高陵区耿镇附近渡过渭河,向南行军,在西安桥附近消灭了一连敌兵,拦截了十三辆拉百货的汽车,缴获部分急用物资。黄昏,部队来到骊山东山脚下宿营。62日,在临潼一场巷战后,到达蓝田县的流峪口,接着又进入箭峪,经过血战经坝龙庙进入秦岭,15日到达蓝田县张家坪。部队在张家坪立足未稳就遭重兵包围,经过几日苦战,国民党军队把王世泰、刘志丹、汪锋各带的部队截成三段,相互之间失去了联络,被围困在山林中由于敌我力量过于悬殊,加上地势凶险,无补给和后援又不断遭受袭击,红二团陷入困境,队伍全部被打散最后几乎全军覆没。这时,刘志丹也不慎摔成了重伤,又遇暴雨,几乎丧生,幸好遇到被打散的先锋队战士蒲永胜扶他下山,与失散的王世泰、曹士荣会合,直到104日,回到了照金根据地。

在西安解围至 1928年的渭华起义期间,刘志丹在冯玉祥部对军队进行整训,劝说马鸿遗驰援西安、广交朋友开展统战工作。如马鸿逵的国民革命军联军第四集团军一营长韩练成在刘志丹的引导下加入了共青团,韩在国民党军队中升为中将,秘密为党送情报,解放后,他被授予解放军中将军衔;马鸿透追随蒋介石反共,败逃到台湾,死前他对随从人员说:“我没有听刘志丹的话,落到这样的结果,一言难尽…”;国民党邓宝珊部任新编11旅团长的牛化东,长期受刘志丹教诲,于1945年率部起义;刘志丹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任教的同时,也到西安的中学讲课,到工厂考察。当时西安学生运动代表张景文(1911年—1935年,蓝田人)、李连碧等受到刘志丹的影响,于 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些同学一起到陕甘根据地当教员闹革命,张景文曾任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会委员长,李连碧后来成为省级领导干部,西安军工厂近 20人到陕甘根据地当军械师…

刘志丹出身陕北,是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落脚点(陕甘根据地)和陕甘红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刘志丹革命活动应该是在陕甘或陕北,加上相关历史研究和教育的缺失,对刘志丹的了解只是口耳相传,零零散散。研究刘志丹在西安的革命活动,有助于人们全面客观了解刘志丹的革命历程、历史影响及价值地位。尤其是他早期的学生运动、黄埔从戎、参加北伐、西安解围、军校任教以及由中共陕西省委直接领导刘志丹亲自指挥的著名的消华起义(撤退至西安蓝田召开重要的军事会议)等,充分显示了他报效国家的决心、卓越的军事才能、出色的组织能力、善于团结和总结经验教训的革命作风,对以后在陕甘成功创建红军和硕果仅存的红色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志丹在西安的革命活动研究,是对西安地区革命历史的丰富和补充,也是陕西国民革命和早期的土地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志丹纪念文集》刘志丹纪念文集编委会,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

2、《刘志丹将军与刘志井精神论集》梁星亮、姚文琦、刘志学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3、《人民英雄刘志开》张光,刘力贞编著,三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