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龙庙(又名大龙庙)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灞源街。
灞龙庙地区地处秦岭腹地,是蓝(田)、渭(南)、(华)县、(商)县、洛(南)五县之交界,是沟通秦豫两地的交通古道和蓝田、商洛通道间一处重要的古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后有许权中旅、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等多支红军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或创建根据地。特别是红七十四师在此进行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的武装斗争,建立起灞龙庙地区游击根据地,并与鄂豫陕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6年12月,红七十四师进驻蓝田灞龙庙师部旧址
1937年9月,受组织指派,中共党员穆志贤担任了流峪口巡察队大队长,利用其合法身份,积极开展恢复灞龙庙地区根据地的斗争,后取得了灞龙庙乡联保主任一职,从此灞龙庙乡政府成为共产党控制的两面政权。穆志贤广泛联络和团结该地区武装力量和进步人士,建立了一条红色交通线。
1946年8月,中原军区派出的二十二支队与陕南游击队、蓝田游击队汇合成立蓝洛游击队,武装力量迅速增强,先后三次进驻灞龙庙。在二十二支队二进灞龙庙时,在山外找到了活动在厚镇一带的汪锋及蓝田游击队,并把汪锋接到庙沟军区所在地,与李先念汇合。蓝洛游击队正式成立后,依托灞龙庙、青岗坪,南袭西荆公路,打汽车夺棉衣,阻敌运输,西击厚镇,威胁蓝田县城及西安。9月中旬,蓝洛游击队主力约200人,夜间偷袭进驻灞龙庙的国民党保五团和灞龙庙乡自卫队,当时保五团的兵力约500人,超过游击队的一倍多。游击队连续闯过敌几道岗哨,突然包围敌驻地,发动进攻,打了一个歼灭战,共俘敌80多名,毙敌10多人,缴获机枪12挺,步枪100余支,子弹万余发,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得到了中央军委的嘉奖。
灞龙庙革命活动遗址
1946年10月,中共蓝洛工委、蓝洛县人民政府相继成立,灞龙庙为6个区级政权之一,下辖4个乡政权。1947年2月蓝洛工委、县政府及下辖政权停止活动。
上一篇:红七十四师秦岭北麓活动遗址
下一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境西安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