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专题研究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西安党史专家库
专题研究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西安党史专家库
【党史人物】邹均

3519723054657943509


邹 均:

沉疴带病铸忠魂

安宁肃穆的西安烈士陵园,安眠着众多为了崇高理想信念而牺牲奉献自我的英雄人物。邹均,这名虽然身体久病,意志却无比坚强的共产党人,也静静长眠在这里。

邹均,又名邹遵,号复良,本名师守尊。1900年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1920年在天津参与创办进步刊物《贡献》月刊。1922年6月,在北京参加中共组织领导的革命活动。10月中旬,旅京陕籍学生的进步组织“共进社”成立,邹均积极参加共进社的活动。不久,经刘天章介绍,邹均正式加入共进社,为《共进》半月刊撰写社论、评论。1923年,邹均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

1924年初,邹均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学习期间,他参与创办了《新群》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纲领、政策。寒假期间,回陕参与创建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西安第二支部。

1925年初,邹均到达北京,负责国民军二军驻京办事处的对外联络工作。期间,他曾回陕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共同倡导的国民会议运动,并根据共青团中央的指示,对西安地区的团组织进行整顿。

1926年,邹均受中共北方区委指派,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秋回国,李大钊派他到驻河北省河间县的奉军郑思成部作兵运工作。

1928年夏,中共中央派他再次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学习,邹均想到,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今后会显得更加重要,会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于是他请求学习军事,得到党组织的同意,先编入东方劳动大学军事班,随后又转入莫斯科步兵学校进行更正规的学习。不料,他的肺结核病复发,呼吸困难,无法坚持学习。考虑到自己的病情严重,一时难以治好,而国内的革命工作又急需干部,与其在这里养病,不如回国边工作边养病。于是,他向党组织申请回国工作,获得了批准。1928年底,邹均拖着一副孱弱的病体,顶风冒雪,踏上了回国的征途,翌年春到达上海。

1929年9月,党组织在小沙渡路召开彭湃烈士追悼大会,邹均和几位党员在散发传单时,被租界英国巡捕逮捕。邹均虽遭严刑拷打,却始终严守党的机密,坚贞不屈,经营救后获释。

1930年夏,中共中央派邹均到河南担任中共河南省委军委书记。同年冬,在新乡被捕牺牲。

1931年,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由亲友师守命、郑自毅等将邹均遗骸运回西安,安葬于南郊兴善寺旁。全国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将烈士忠骨移入了西安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