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党史文苑 党史宣讲 党史文苑 西安历史重大事件 西安党史 西安党史教育基地 革命遗址
陕西最早的共产党员——刘天章、雷晋笙

  根据现有史料和研究,西安最早的共产党员是刘天章和雷晋笙。

 

刘天章

  刘天章(1897-1931),又名刘望,字云汉,陕西高陵人。1914年考入西安三秦公学留日预备科,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是校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五四运动中,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斗争,并主编北大学生会会刊。

 image

刘天章  

 

  1920年1月,刘天章与杨钟健、李子洲、魏野畴、杨明轩等将陕西旅京学生团改组为陕西旅京学生联合会,创办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主的《秦钟》月刊。同年11月,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组建时,刘天章成为团员。

  1921年7月,刘天章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他与杨钟健、李子洲等创办《共进》半月刊。1922年10月,又以《共进》半月刊社为基础,成立进步团体共进社,刘天章任常任主席和《共进》杂志编辑主任,撰写了20余篇文章,还翻印了《共产主义ABC》《社会科学概论》《社会进化论》等书籍,在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引导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等方面,被誉为共进社的“元勋”。同年冬,经杨钟健介绍,刘天章加入少年中国学会,被选为第四届执行部副主任兼会计。

  1923年,共进社成为中国共产党得力的外围组织。之后共进社设立了中共支部,刘天章先后介绍李子洲、魏野畴、武止戈、邹均、屈武、耿炳光、方仲如、潘自力等加入中共组织,引导一大批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1924年6月,刘天章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任北京反帝运动大同盟秘书,曾协助李大钊做党的地下工作。同年秋,到国民军第二军胡景翼部创办学生军,担任陆军训练处学生队大队长,在学兵队建立中共党团组织,并任书记,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党团员近百名,连、排、班长大都由党团员担任,使学兵队成为该地区最活跃的革命力量和国民军第二军的骨干。同时,刘天章还积极从事开封地区党团组织的创建工作。

  1925年夏,中共豫陕区委成立,刘天章任区委委员兼军委委员,并与萧楚女筹办了《中州评论》。1926年春,刘天章回乡到三原渭北中学任教,积极发展中共党团组织。

  1927年初,受党的派遣,刘天章赴任中共陕甘区委候补委员,到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任职,不久接任《陕西国民日报》社社长。6月,任中共陕甘区执委会候补执行委员,负责宣传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刘天章利用《陕西国民日报》,及时揭露和批判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并集中宣传报道陕西人民反蒋怒潮。李大钊在北京惨遭杀害的消息传到西安后,刘天章连夜挥泪疾书,撰文哀悼,《陕西国民日报》开辟专栏、出特刊,报道陕西人民追悼李大钊的情景。6月下旬,冯玉祥在陕西“清党”“分共”,强令报纸改变宣传方针,刘天章和白超然等去西安留守司令部进行交涉,被逮捕并解送河南洛阳关押,11月又转押到郑州内防处。在狱中,刘天章联络中共党员秘密成立中共支部,组织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军事知识。1929年夏获释出狱,不久被派往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工作,公开身份是《天津商报》总编辑。《天津商报》被迫停刊后,刘天章又领导北方书店印发进步书籍,设法营救入狱同志,救济死难烈士家属。

  1930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重建山西党团组织,刘天章任山西省委书记。到太原后,他一面着手恢复和发展地方组织,一面派人分赴平定、汾阳、侯马、晋城等地,联系驻军中的中共秘密组织,准备发动武装起义,组建工农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经过努力,很快恢复和建立了中共太原市委和河东特委,健全了党的基层组织,山西各地的工人、农民、士兵运动也广泛开展起来。

  1931年7月4日,刘天章参与组织驻平定县的国民党高桂滋部的武装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在河北阜平建立苏维埃政权。10月2日,刘天章等人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敌人实施酷刑折磨,但刘天章始终坚贞不屈。就义前,他脱下毛衣转交组织,作为最后交纳的党费。11月13日,刘天章在太原英勇就义。

 image

雷晋笙

  雷晋笙(1898-1931),又名凤仪、凤翼,化名李克平,长安三桥人(今属西安市未央区),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雷晋笙是最早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西安籍先进分子、中国共产党在陕西早期的宣传活动家、西安党组织创始人之一。

 

雷晋笙

 

  五四运动中,雷晋笙与严信民共同编辑《秦铎》杂志。《秦铎》月刊1920年10月在上海创刊,内容主要是反对旧的政治、教育、婚姻等制度,宣传民主自由思想。

  1920年夏,雷晋笙加入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法语,结识了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杨明斋等人,并积极参加组织工会、办劳工文化补习学校、平民学校等工作,逐步认识到中国要独立富强,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遂创办《新时代》旬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用劳工革命的方法改造中国。1920年秋,雷晋笙由李启汉、严信民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转为中共党员。

  1923年7月,雷晋笙根据党的三大决议精神,一方面发动社会上层的进步力量参加革命工作,一方面通过办劳工夜校发动工人。1924年夏,雷晋笙受党的派遣回到西安。他一面在省教育厅担任《教育月刊》的编辑,一面先后在敬业中学、省立一中和三中任教,讲授中国新文学和社会科学概论。暑假期间,他又在西安梁家牌楼康少韩家里举办讲习会,宣讲《共产主义ABC》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任务以及入团条件等,参加讲习会的十几名进步青年都加入了青年团。他还参与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西安支部,为陕西播下了革命火种。

  1925年初,在悼念孙中山逝世的各界群众大会上,他号召民众团结一致,将国民革命进行到底。五卅运动时,他又组织陕西各界成立雪耻会,编写《雪耻》三日刊与《沸血》周刊,声讨英、日帝国主义及军阀吴新田的罪行,动员青年学生分赴陕西50余县开展抗粮抗捐运动,迫使吴新田退往汉中。1925年秋,中共西安特别支部成立,雷晋笙任委员。1926年初,中共西安地委成立,雷晋笙任共青团西安地方执委会执行委员和中共西安地方执委会执行委员、西安地委委员,西安市国民党党部的中共党团书记等。雷晋笙是建立陕西党组织的先驱者。

  1926年4月,镇嵩军围攻西安。雷晋笙积极投入反围城斗争,和赵葆华、刘含初、黄平万等人举办暑期学校并任社会科学系主任,主讲《社会科学概论》和《唯物史观》等课。10月,城内粮食、燃料奇缺,雷晋笙多方联络,组织西安市民自救会,于南院门召开万人大会,呼吁守军查屯粮户,散发粮食,救济饥民;动员进步学生化装出城,迎接国民军联军冯玉祥部,发动内外夹击,最终迎来11月28日西安解围。12月上旬,雷晋笙筹办《陕西国民日报》并任报社社长。这个报纸名义上是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报纸,实际是我党在陕西的喉舌。雷晋笙亲自为该报创刊号撰写宣言,以后的《陕西国民日报》的社论、短评,也多由雷晋笙执笔,他以“澜”为笔名,著文抨击时弊,鼓舞人民进行革命斗争。

  1927年1月,雷晋笙出席国民党陕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省党部监察委员。2月,陕西国民日报社改组,雷晋笙调任陕西省立一中校长。他在学校建立秘密党团支部,成立学生会,使一中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革命学府。与此同时,他被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和教育厅组成的编审委员会聘为编委,参与编辑《中山主义》教本和《共产主义与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概略》《马克思主义浅说》《帝国主义与阶级斗争》等十多种书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雷晋笙在西安各界30万人讨蒋大会上即席讲演,愤怒声讨蒋介石的罪行。还在一中召开的追悼李大钊大会上,号召学子继承烈士遗志,把国民革命进行到底。7月中旬,陕西开始“清党”,雷晋笙偕夫人李馥清前往武汉。10月,雷晋笙被组织派往开封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1928年2月,雷晋笙在组织确山暴动后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却始终坚守党的机密,后经营救获释。

  1929年11月初,党中央派雷晋笙到山东省委工作。由于叛徒出卖,省委机关连遭破坏,急需重建。党中央安排雷晋笙负责重建工作。雷晋笙化名李克平,与李馥清于1930年1月29日到达济南,开始新的工作。2月9日,雷晋笙和李馥清等遭叛徒出卖,被捕入狱。敌人对雷晋笙进行酷刑逼供,但雷晋笙始终坚贞不屈,被判处无期徒刑。2月底,雷晋笙被押进济南山东省第一监狱。1931年4月5日,雷晋笙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