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拥有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从五四运动、共产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组织在西安的建立到西安全境解放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西安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时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在此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留下了一大批革命遗址遗迹,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这个时期所遗留的会议、战斗遗址旧址、革命前辈用过的革命文物、形成的革命思想、精神、传统、制度和理论,创作的革命文章、歌曲、戏曲等作品共同构成了西安党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
然而,由于革命根据地遗址旧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有些年久失修,有些遭到破坏,因而迫切需要对革命遗址旧址、革命文物进行抢救维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发挥党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产业链,重点培育党史文化品牌,形成西安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一、整合优势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加快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群
第一,西安市委组织和宣传部门要主动牵头,制定计划,利用西安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对党员干部开展党性教育的基地。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书籍等宣传媒介的作用,找准红色文化与现代传媒的契合点,多形式、多渠道建立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大力宣传西安红色文化,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二,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管理模式,借鉴项目策划和管理的思路发展西安红色文化产业集群。
首先,对西安红色文化市场进行细分,细分后的文化生态会形成一个千姿百态、错落有致的文化聚落群。西安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划分为若干单元,如西安事变红色文化聚落群、红军长征过境西安文化聚落群、中共西安组织所在地遗址聚落群、八路军西安办事处聚落群等。每个聚落空间培育自己的明星品牌,定位各自的红色文化业态,形成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同时各板块之间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具备一定关联性,又相互衔接相互完善。
a.西安事变聚落群
开发红色旅游业、红色影视业、或者开发演艺业《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大型舞台剧等,以“起、承、转、和”的叙事方式,把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整个历史阶段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幕: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用大量艺术手法如革命火种正在萌发,如横幅、标语、口号、干冰舞台效果等展现如火如荼的革命场景,组合若干不同游行的队伍,场景恢宏壮观,让观众从一开始就仿佛身临其中。第二幕:停止内战西北抗日力量的大联合;模拟肤施会谈,标志中国共产党和张学良东北军合作的开始。展现周恩来与张学良的握手道别场景,表现出共产党和东北军的肝胆相照,同舟共济。舞台背景布置为宝塔山晨曦初现,预示着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第三幕:发动兵谏逼蒋抗日。在舞台上复原上世纪三十年代临潼华清池建筑布局,并辅以声光电等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临潼扣蒋这扣人心弦的一幕,从视觉、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第四单元:历史转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每个单元紧扣西安事变这个主题,同时又突出重点,从多个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西安事变发生的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历史意义。
b.红军长征过境西安板块
可以“开发长征文化与秦岭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红色旅游主题,还可以将开发范围辐射西安周边地区。一条主线:红军长征过境西安线路。五个重点开发区域:川陕革命根据地秦岭北麓遗址、红四方面军过境西安遗址、红二十五军葛牌镇苏区遗址、红七十四师遗址、红二十六军遗址。将红色文化资源嫁接于秦岭自然风光中形成有机组合,产生叠加吸引力和整体优势,同时还可以辐射西安周边地区如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扶眉战役纪念地、渭华起义遗址区、旬邑马栏革命区,以点带面,形成文化产业集群;中共西安组织所在地群落重点打造甘西小学和许权中烈士纪念馆品牌,拍摄制作相关电视文献片,开发拍摄红色寻踪纪实--中共组织建立的历史记忆,将零散的中共组织旧址用红色文化的大背景串联起来,系统展现中共组织成立、发展、壮大艰苦卓绝的历史过程。
c.八路军办事处聚落群
开展“我是小八路”生活体验等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八办”作为红军后方坚强堡垒和红色桥梁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培养年轻一代面对苦难挫折而顽强拼搏的意志力,用红色文化中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感染、熏陶下一代。开发了一批红色文化衍生产品,如水杯、手提袋、雨伞等,传播主流价值观,以“传承红色文化,推进民族复兴”为宗旨,为唱响主旋律贡献力量。
其次,针对不同的文化消费群体设计不同的红色文化消费形式。为老年人开发红色文化纪实文献片,为年轻人开发体验参与性红色旅游项目、红色动漫和红色网络读物,为中年人营造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氛围。
最后,按照项目策划和管理的方法运作西安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用PDCA循环来进行项目质量管理。加强项目策划的开发,比如策划西安事变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发挥文化企业在项目组团中的主体作用,对项目可行性进行论证和评估,开发和打造西安红色文化出版传媒业、西安红色文化影视制作业、西安红色文化主题餐饮服务业以及红色文化艺术品业等一系列上下游产业,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健全项目决策、运行目标责任制,完善人力资源考核办法,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模式,确保西安事变红色文化项目的有效实施。对项目目标进行分解,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建全项目目标动态管理机制。
第三,依托西安文化产业平台,开发红色文化产业数字出版传媒新载体。以红色电子图书、红色数字期刊、红色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动漫、资政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等形式,把传统的红色文化资源,用数字化工具立体化地传播红色文化。还可以开发红色刊物和书籍的云出版平台,通过“机构数字图书馆”和个人数字书房,按超市规则选购数字内容产品,租用、托管、镜像、浏览、下载党史图书资料。
二、创新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增强旅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加大对红色旅游产业的资金、人员投入力度,打造具有西安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投入资金修缮党史遗址,深度挖掘红色旅游的人文内涵,让每一个景点在鲜活的人物和革命事件中,展现西安的红色文化精神。制定西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红色旅游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旅游产品市场的可容性,红色旅游工程开发的合理性、对红色旅游投资进行财务和经济的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等。
第二,将西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同红色文化资源相整合,开创红色旅游景区,主题为历史画卷中的革命精神。西安应借助已开发的旅游景点、线路,深人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潜力,从红色旅游的不同专题切人,形成各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线路。同时,在已成熟的旅游线路上链接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以“历史文化”带“红色文化”,“历史与红色文化”结合,优势互补,借助西安丰富、知名的旅游景区景点,带动西安红色旅游发展。
第三,开发红色旅游线路:
(1)市域旅游线路:
①市内:
将西安书院门文化产业与于右任旧居红色旅游相链接,借助书院门文化影响力推进党史人物旧居红色旅游的发展。同时形成故居旅游线路,孙蔚茹将军故居——汪峰故居 刘天
章故居党史文化旅游线路。
开发西安事变寻踪之旅。定位:关中红色旅游中心线。主题特色:西安事变,事件寻访。西安(杨虎城指挥部旧址、张学良公馆、八路军办事处、黄楼、杨虎城纪念馆)一临潼(骊山、华清池、兵马俑)一西安。
②南线:
西安-蓝田葛牌苏维埃政府旧址
(2)跨区域旅游线路:
①东线:西安-临潼-渭南
西安-华清池(五间厅)-骊山(兵谏亭)-华山
②西线:西安-咸阳
西安-三原西安事变周恩来杨虎城会议旧址-泾阳安吴青训班旧址、云阳八路军总部旧址-淳化爷台山战役旧址-旬邑马栏革命旧址
③北线:西安-铜川-延安
西安-铜川陕甘边区照金革命根据地旧址-洛川会议旧址-延安红色旅游系列景区
④南线:
西安-安康-汉中
西安-宁陕毛楚烈士陵园-洋县红25军司令部遗址-南郑川陕革命纪念馆西安-商洛
西安-商州烈士陵园-丹凤庾家河中共鄂陕省委旧址及红25军军部旧址、竹林关红三军军部驻地旧址。
旅游者和旅行社可按照线路方位选择红色旅游专题游,也可根据方位选择部分红色旅游景点纳入自己的旅游线路中。
第四,西安红色旅游应在“亲身体验、实际感受、参与互动”上下功夫,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氛围。可开展参与性强的体验式旅游项目:策划大型的“解放西安”演出,利用高科技手段创新旅游的展示形式。如在西安主要景区设立诸如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西安事变纪念馆、解放西安等虚拟红色旅游体验馆,通过图像、传感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互动等多种技术,创建集三维视觉、听觉和触觉于一体的西安革命遗址虚拟景观,利用提供的人机对话工具,在虚拟环境中体验感受当年的艰苦生活和革命精神,增加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体验感和震撼力。
三、培育特色鲜明的红色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在文化传播中具有很强的社会效应,要善于利用西安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提高西安地方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文化魅力。比如设置红军长征路主题体验馆、4D党史影片播放场馆,党史动漫场馆,党史纪念品陈列馆等多样化主题展览馆。运用3D场景制作、党史人物蜡像、会议旧址再现、历史资料陈列、历史文物展示、历史活动体验等多种表现手段丰富党史展览形式,提高党史展览的视觉震撼力、内容吸引力、体验的愉悦感。
a.打造葛牌红色文化品牌。第一,对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中共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革命遗存进行修缮维护。建议市上拨付专项资金,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旅游局、文物局会同蓝田县有关部门对中共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等革命遗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葺,征集革命文物进行陈列。第二,修建红军广场。由蓝田县委、县政府在镇中心修建红军广场,竖立雕塑群。并在此定期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使其成为当地群众和游客休闲娱乐、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去处。第三,修建红二十五军将军馆。1934年从葛牌镇街走过的红二十五军,先后有86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其中大将2人、上将4人、中将8人、少将72人。建议市旅游局、文物局会同蓝田县有关部门征集这些将军们的相关文物资料和实物,在葛牌镇修建将军馆。第四,建立西安市青少年夏令营基地,开辟青少年红色夏令营线路。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旅游局联合在葛牌镇建立红色夏令营基地,并以时间为序、红二十五军转战地方为点,规划开辟一条青少年红色夏令营线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艰苦奋斗教育。第五,刻石立碑,让青少年缅怀先烈。同时可以让青少年分成两班,分别扮演红二十五军和国民党部队,进行互动节目,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第六,修建红色微型影剧院、图书馆、红色博物馆。
设计葛牌镇红色旅游线路如图所示:
表6-1葛牌古镇主题旅游线路表
b.开发红军长征过境西安革命遗址和青少年在西安境内重走红军长征路项目品牌线路初步设计为:
两个中心(蓝田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周至马召镇)、一条线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长征途经西安境内路线即现在的环山旅游路)。
从西安出发,到蓝田汤峪镇游汤泉湖;经白鹿原,至葛牌镇参观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返回游览辋川溶洞及进行辋河漂流;观赏王顺山森林公园。蓝田县有人类发祥地、美玉之乡、厨师之乡、白鹿原等众多知名品牌,有华胥氏陵、水陆庵、蔡文姬陵、辋川溶洞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地方特色的蓝田小吃和精美的玉雕产品.
从蓝田出发,走环山旅游路进入长安境内。
先游览国家级地质公园翠华山,后经环山路走至西安野生动物园进行参观游览。在沿环山路走至沣峪口村,在老爷庙(此处需修缮)进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让青少年知道,当时红二十五军是在怎样的艰苦条件下(一、没有中央的消息;二、没有行动的目标)走出困境。同时,在红四方面军与敌军各个激战处(吴家沟、王曲、子午),设立纪念碑,将其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场所。
后经环山路进入户县,其中沿环山路有高冠瀑布风景区、千年古刹草堂寺、终南名山紫阁峰、西安亚健国际高尔夫俱乐部、陕西太平森林公园、化羊峪风景名胜区、阿姑泉牡丹苑风景区、朱雀国家森林公园、全真道教重阳宫等20多处山水人文景观。在这条红色旅游线路上设定四个红色旅游景点:庞光镇焦将村、石井镇朱家堡、上涧子天主教堂、蒋村镇甘西小学。这是一条休闲旅游、观山赏景、提升境界的最佳路线。
在经环山路进入周至境内,可以游览集贤镇、殿镇、辛口峪、知行小学、任家城烈士陵园。后以马召为中心,沿黑口峪进入秦岭厚畛子、老县城等地方,饱览祖国大好河山。
四、建立红色文化研究人才培育机制,构建学术研究中心
进行红色旅游导游、红色文化产业管理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资格管理,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学术与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需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开展职业培训,不断培养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人才。加强红色文化资源同历史学、产业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旅游学等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探究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生成、传承与演变规律,探索红色文化产业开发的经济模式。加快红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把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努力把西安建成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红色文献资料与理论研究基地、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基地。
(文章发表于《陕西党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