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专题研究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西安党史专家库
专题研究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西安党史专家库
闪烁在西安上空的星辰:杨法震

抗日英雄

杨法震

(1905-1938)

3519723054657943509


杨法震,又名杨明经,亦作名经。陕西兴平人。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1926年冬又转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曾随学生军参加平定夏斗寅叛乱,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夏毕业后,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任排长、连长。“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武汉政府开始“清党”分共。杨法震离开军队,按照中共组织指示,前往洪湖、沙市一带进行地下秘密工作。后因叛徒告密,当地中共组织遭到破坏,杨法震于1929年返回陕西,在《西安日报》任编辑。

1930年冬,杨虎城主政陕西,他任省政府视察员。曾根据省政府秘书长、中共党员南汉宸的指示,去凤县营救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陈云樵,并经南汉宸介绍,于1932年到邓宝珊的兰州“绥靖”行署随营学校工作。1934年回陕,到汉中孙蔚如部第三十八军任参议。西安事变后,被杨虎城任命为三原保安大队大队副。曾协助组织召开欢迎红军前敌总指挥部进驻三原的万人大会。此后,他担负红军与十七路军的协调工作。

七七事变后,杨法震多次请缨杀敌,1938年春被任命为三十八军十七师一〇二团团副,驻守韩城,保卫黄河河防。同年4月奉命率部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首战便迫使日军退出荣河。7月上旬日军进犯永济。杨法震奉命带一个营担任侧击,予敌以重大杀伤。15日,三路日军将杨法震的部队团团包围。他与全营官兵拼死厮杀,战斗异常激烈。杨法震的腿部、左额和前胸多处负伤,但仍镇定指挥,直到捐躯疆场。

杨法震烈士的遗骨安葬于西安烈士陵园烈士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