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概况 工作动态 党史研究 党史宣传 影音图书 政务公开 机关党建
专题研究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西安党史专家库
专题研究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西安党史专家库
闪烁在西安上空的星辰:李敷仁

民盟中央委员

李敷仁

(1899-1958)


3519723054657943509


李敷仁,小名蒲咸,学名文汇,字敷仁,笔名老百姓、咸员、护人、村长等。陕西咸阳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创办《老百姓》报,宣传团结抗日。1944年创办《农村周报》,任主编。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主编《民众导报》。1946年5月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幸免于难。7月,转赴延安,任延安大学校长。建国后任民盟中央委员、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校长、西安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1930年11月,杨虎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次年,李敷仁由杨虎城资助到日本留学。他经上海、横滨到东京,进入东亚预备学校学习日语。毕业后,继续上东亚高等班,学习日本历史。他学习刻苦,不仅按时学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且经常阅读共生阁和白杨社出版的马列著作和进步书刊,并到校外的街道、工厂、贫民窟去参观调查,采用中日对比的方法,研究社会问题。在这里,他看到日本用帆布蒙着的火车向中国运送大量士兵,认识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形势日益严重。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李敷仁买了一张刊有“皇军进入沈阳”大字标题的《朝日新闻》,他当即到中国留学生的中心——神田青年会成立了抗日组织“革命学生会”,李敷仁被选为监察委员。中国留学生结队到公使馆,要求公使“断绝国交,下旗回国”。后来,革命学生会派李敷仁负责西北宣传工作,李敷仁放弃了就读明治大学的计划,乘船回国。

当时,有人推荐李敷仁去当国民党的官,他说:“我志在教书,不在做官。”于是,从1932年9月开始,李敷仁先后在风翔二中、汉中五师、西安女师、西安师范、固市中学、兴国中学等学校担任训育主任、教务主任等职,教授公民课、国文课和社会进化史课。

李敷仁为了贯彻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千百万群众“和敌人作战”,于1937年11月12日创办了《老百姓》报。他在刊头语中明确写道:《老百姓》报“宣传抗战,反对投降,反帝反封建,宣扬民主,反映劳苦人民的痛苦生活。”

李敷仁的革命活动,引起反动派的极大仇视。1946年5月1日,继《秦风·工商日报》被反动派捣毁之后,李敷仁在去民众教育馆的路上,突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绑架。

原来,4月30日这一天,蒋介石到了西安,召见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特务给蒋介石当面报告了两件事情:一件是《秦风·工商日报》赤化,造谣生事,《民众导报》主编李敷仁把西安的激进青年完全吸引过去了;一件就是共产党准备5月4日在西安暴动。

1946年5月1日,李敷仁被特务绑架,拉到咸阳苏家庄战壕连击两枪,幸而未中要害,被当地农民救到家,次日特务又去搜查,经群众多方掩护未被查出。不久,我地下党即派人接李敷仁同志进入陕甘宁边区,到马兰动手术,取出停留在咽喉间的一颗子弹。

1954年,李敷仁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盟中央委员。1955年,李敷仁被选为西安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陕西省对外文化协会会长等职。1958年2月19日,李敷仁在西安逝世,终年58岁,安葬于西安烈士陵园。